
息疫夾擊 差估指數挫2.26% 45個月最慘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打擊全球經濟,加上美國瘋狂加息禍延全球,環球市場近月大幅波動,香港更是股市、樓市齊挫。最新8月差估署私宅售價指數(樓價指數)按月急跌2.26%,連跌3個月兼創自2018年12月以來的45個月最大單月跌幅。由於9月美國及香港加息負面情緒困擾,樓市跌勢加劇,業界料9月差估指數有機會錄2.5%至3%跌幅。今年首8月樓價指數已累跌6.52%,至下月隨時累跌逾10%,以近年政府放寬至1,000萬元物業可借九成按揭推算,不少新晉業主料陷入負資產惡夢。
(尚有相關新聞見A2版)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差餉物業估價署昨日公布,8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68.2點,較7月的376.7點下跌2.26%,連跌3個月兼創自2018年12月以來的45個月最大單月跌幅。按月跌幅明顯加快,6月、7月、8月跌幅分別為0.86%、1.44%、2.26%。而累計今年首8個月,樓價指數已累跌6.52%,如對比去年9月時的歷史高位398.1點,更累跌7.51%。
首8月樓價指數累跌6.52%
各類型單位中,面積1,075方呎或以下的A、B及C類單位跌幅較大,最新私宅售價指數報370.6點,按月跌2.29%。至於面積1,076方呎或以上大型單位(D及E類單位)按月跌0.83%,按年跌6.22%。租金走勢則與樓價相反,8月私宅租金指數報179.7點,連升2個月,按月升0.73%,按年跌1.59%。今年首8個月,私宅租金指數累跌1.64%。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昨指出,8月樓價指數已跌至2019年3月以來的42個月(即3年半)新低。值得留意的是,政府數據有所滯後,8月指數主要反映7月中旬至8月上旬的實際市況,當時美國再次大幅加息0.75厘,加上本港疫情升溫,令市況進一步轉淡,二手業主加大減幅,導致樓價跌幅顯著加劇。
9月市場更負面 跌幅加劇
而自8月下旬以來,疫情持續反彈,按日連番增至突破萬宗水平,而本地銀行亦相繼上調H按的封頂息率,樓市氣氛一沉百踩,業主減價之聲此起彼落,市場憂慮香港加息周期正式展開,樓市近期跌勢加劇,故預料下次公布的9月樓價指數有機會進一步下跌2.5%至3%,屆時整個第三季的樓價料單季錄約6%跌幅。而今年首8月樓價指數已累跌6.52%,換言之至下月隨時累跌逾10%,以近年政府放寬1,000萬元物業可借九成按揭來推算,料有不少新晉業主陷入負資產惡夢。(負資產情況詳見另稿)
展望第四季,陳海潮認為樓市氣氛依然疲弱,但10月兩個重要轉捩點,一個是中共二十大,期望會有穩經濟及內地恢復對外正常通關的方案出台,料可惠及香港市場。另外,市場亦期望香港特區政府10月的施政報告有振興經濟及優化樓市的措施出台,有利提振整體市場氣氛。如市場期望的好消息能出現,樓價跌幅可望在第四季喘穩,預期全年樓價跌幅約在9%左右,否則樓價有機會下跌10%至12%。
期望內地及香港有好消息
萊坊董事、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亦相信,下一次公布的9月差估指數會繼續尋底。但他指,隨着金管局放寬壓力測試門檻,能增加600萬至1,200萬元樓盤買家的購買力,預計相關成交量會增加5%至10%。第四季樓價有望見底,全年官方樓價指數跌幅會在8%左右。
另外,疫情開始緩和,入境檢疫措施變為「0+3」,對整體大市氣氛帶來好消息,預期入境人士數量開始慢慢回升,對住宅長租及短租均有支持。而且,部分本地準買家亦開始轉買為租,相信住宅租金走勢平穩向上。但短期內購買力仍然不足,整體成交量維持在低水平,預計全年一二手成交量50,000至53,000宗,按年下跌約三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