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撫遠市拍攝日出,並俯瞰東極閣。
◆在東極閣拍攝的日落
◆東極寶塔
◆抓吉赫哲族村
◆在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赫哲族青年排練民族舞蹈。
◆赫哲民俗展示館
◆撫遠市魚文化體驗館外景
◆體驗館內觀
◆遊客在撫遠市魚文化體驗館內參觀。
◆魚文化體驗館內拍攝標本
◆遊客在隧道觀光區內可飽覽不同魚類的美態。
◆魚文化體驗館內的淡水魚
◆達氏鰉

有「華夏東極」之稱的黑龍江省撫遠市,地處我國陸地最東端,有着厚重的歷史淵源,是滿族肅慎人的發祥地之一,原名「伊力嘎」,赫哲語意為「金色的魚灘」,其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東、北兩面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南鄰饒河,西接同江,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故亦有「東方第一城」之稱。近年來,撫遠市在注重生態保護和謀求高質量發展中尋找平衡,依傍好生態,發展特色文旅產業,當中「觀日遊」、「民俗遊」、「魚文化遊」等特色文旅品牌日趨成熟,吸引不少遊客到來參觀遊覽。◆文︰雨文、綜合新華社及中新社報道 圖︰新華社、中新社

在黑龍江省撫遠市的黑瞎子島,有座東極寶塔,塔身八角形,塔高9層81米,廣場兩個極點分別布設龜和麒麟雕塑,登上寶塔頂部可盡覽黑瞎子島濕地風光。東極廣場是中國陸地領土最東端的地標性景觀,廣場背倚祖國、面向東方,三角形的河口沙洲形狀如同鋒利的軍艦艦艏,劈波斬浪,將烏蘇里江分為主航道和撫遠水道兩塊,以「起航」為總體景觀意象,以高39.5米的東極極標雕塑為桅杆,以昂然挑起的河口觀景廣場為艦艏,象徵着中國這艘巨輪正起航駛向東方。

【觀日遊】東極閣 欣賞日出與日落

最近,在「華夏東極」又添新景,這就是東極閣觀日出,登上東極閣,大家可以觀賞「華夏東極」的大美風景,感受邊疆地區日新月異的變化。東極閣,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撫遠市撫遠鎮,地處撫遠市南山公園山頂,海拔266.5米,是撫遠市的最高點,在此打造撫遠文化地標性建築,登頂鳥瞰整座撫遠城,可將城、江、林、河、田等景色盡收眼底。東極閣佔地面積5,628.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184.9平方米,由一座主體建築及四個抱廈組成,其建築包括下部台城和上部木結構樓閣,是一座仿唐純木結構建築。仿唐木質閣樓與景區良好的森林環境、生態資源相結合,是撫遠市「東」字特色旅遊品牌之一。

【民俗遊】抓吉赫哲族村 了解赫哲族風情

位於撫遠市的抓吉赫哲族村,面積1.3平方公里,是赫哲族「三鄉五村」聚居地之一。近來,抓吉赫哲族村在撫遠市「烏蘇里船歌風光帶」框架下,大力發展民俗文化旅遊,創辦了「黑龍江省烏蘇赫哲民俗技藝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了建築面積6,240平方米的赫哲民族風情村及1座赫哲民俗展示館等。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因地處祖國東方,被稱為「守望太陽的民族」。當中,赫哲民族文化村展示了赫哲族的生產生活、宗教儀式、民風民俗等方面,村內還有雕像、展覽館、特色民居等,是了解赫哲族歷史文化的好去處。而赫哲民俗展示館是全國的一座藏品較豐富,風格獨特,能較為全面展示和介紹赫哲族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漁獵生產生活、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民族博物館。

【魚文化遊】魚文化體驗館 感受魚文化核心

在位於撫遠市的魚文化體驗館內,設有活魚館和標本館及赫哲民俗漁獵文化館,目前館內有100多條活鱘鰉魚、70餘種魚類標本、100餘件各種漁獵文物等,主要展示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的水生物、生態環境等內容。

場館以撫遠魚文化展示為核心,以撫遠淡水魚類、地域特色、民俗風情為主要表現內容,融合活體觀光、特色展示、科普教育、文化遊覽於一身,利用空間造景與場景還原手段,結合水族池內的藝術造景,還原撫遠淡水魚類的生活環境與場景,使遊客更直觀、更深切的感受撫遠市魚文化體驗館的核心。

撫遠市魚文化體驗館共分為七個區域:公共接待區、隧道觀光區、江底探秘區、群魚觀賞區、標本展示區、赫哲人家區和漁業發展區,是一個展示撫遠漁業發展歷程、科技培育、赫哲生活、魚類環境、撫遠地域等一系列內容的觀光展示型綜合體驗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