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時隔8日,世界範圍內的第二場國葬,在日本東京舉行。顯而易見,與舉國為女王悲傷、通宵達旦排隊瞻仰女王靈柩的英倫國葬相比,日本國內的反對聲浪,更為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葬禮前,上萬名日本民眾走上東京街頭遊行示威,表達反對為已故前首相安倍晉三國葬的訴求,更有一名男子,在首相岸田文雄辦公室附近自焚。施救人員在現場發現了一張紙條,上面寫着「我個人堅決反對安倍國葬禮」。日本共同社針對國葬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持「反對」和「傾向於反對」的受訪者合計佔到60.8%,岸田文雄政府的支持率隨之大幅下挫,甚至創下了岸田上任後的新低。

即便如此,已是騎虎難下的岸田政府,仍堅持將這一場國葬進行到底,並給出了4點理由:安倍是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安倍任內創下了許多政績;各國都發來唁電致哀;安倍是遇刺而亡。

且不論出席這場國葬的外國政要,是否真能如岸田所期望的那樣,增加日本在國際政壇上的存在感。僅就作為日本前首相,安倍的政績,是否配得起這場風光大葬,恐怕尚未蓋棺,已早有定論。

今年初,在日本引發高討論度的熱播劇《新聞記者》,就取材於安倍治下影響力最大的醜聞「森友學園事件」。一塊市價十幾億日圓的國有土地,被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賤賣給了森友學園。記者調查後發現,這間學校與時任首相的安倍及其夫人之間存在關聯。隨着事件推進,日本國稅廳長官佐川宣壽辭職,緊接着近畿財務局負責該項目的一位職員自殺……當愈來愈多利益相關人士捲入事件時,作為首相,安倍除了對公眾表示致歉外,居然全身而退。該案至今仍尚未最終解決,多項訴訟還在進行之中。緊接着,一場邀請安倍自家選區選民參加,卻由日本政府公款埋單的「賞櫻會」,引發巨大輿論爭議,儘管安倍極力撇清違法嫌疑,他的聲望卻再度遭遇重挫。在安倍任內,類似公共資源私相授受的弊案,一直未有停息。

除此之外,安倍不遺餘力推動重新解釋日本和平憲法,擴大自衛隊海外軍事活動等一系列無視公眾和反對黨聲音的舉動,不僅讓國內民眾憂心戰火再次被燃起的可能,包括中韓在內的一眾鄰國,也對安倍政府蠢蠢欲動的行為表達了反對。二戰時,日本軍國主義鐵蹄,給周邊多個國家和人民造成的嚴重創傷,迄今未能完全癒合,日本本土國民也飽嘗戰爭帶來的惡果。這也是安倍被外界詬病的重要原因。

國葬的意義,本是給予為國家作出卓越貢獻人士身後無上的哀榮,並藉此凝聚人心團結國民。安倍國葬還未開始,已經遭遇了過半民意的反對,葬禮進行中,場外聚集的反對人士和網絡上的不滿之聲,此伏彼起。曾與安倍談笑風生的G7國家元首,除了這場葬禮的主理人岸田文雄,一個也沒有出現。

命運就是這麼極具諷刺意味。安倍執政生涯中被指責最多的弊案,便是利用公眾資源為友軍牟利。在他身後,舉辦所費不貲的公款葬禮,仍是為給友軍精心打造一場外交騷場。作為看客,我們只能說,錯誤抬高一位政客的身價,浪費的可能不止是一些公帑,也會大幅度拉低普羅大眾對「國葬」這個詞語內涵的情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