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九大隊抗日功績︰1944年是港九大隊抗擊日軍的高峰年。年初,港九大隊短槍隊隊長劉黑仔(原名劉錦進)帶隊偷襲啟德機場,炸毀油庫及一架飛機,日軍即從港九大隊根據地西貢回防九龍市區。4月21日,港九大隊市區中隊成功炸毀位於九龍窩打老道、鄰近日軍九龍地區憲兵隊本部的四號鐵路橋,被稱為「四月春雷」或「四月大行動」。同月,日軍報復,動員2,600多人、戰艦炮艇40多艘和飛機4架,大規模掃蕩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的據點,歷時21天,但未能發現游擊隊蹤跡。其間,大嶼山寶蓮禪寺第二任住持筏可法師掩護在寺內養病的港九大隊副大隊長魯風,筏可法師將魯風偽裝成僧人,隨數百名僧尼和居士在佛殿內聽其講經,使魯風未被日軍發現。事後,筏可被日軍毒打折磨盤問而拒絕洩漏任何消息。
除了筏可法師,不少新界鄉民因為掩護游擊隊犧牲。1944年9月,日軍沙頭角憲兵部拘捕約60名蓮麻坑村民,指控他們協助游擊隊盜取蓮麻坑礦山的炸藥,村民葉天送及礦工葉生被酷刑折磨至死。同月,九龍地區憲兵隊台籍翻譯林台宜在西貢被游擊隊俘虜。日本憲兵隊因此大規模搜查西貢大藍湖、界咸、蠔涌、大洞及南圍等村莊,不少村民因此被捕,部分人更被虐打至死。
《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記載了港九大隊的抗日功績︰「港九大隊共計斃傷日軍百餘名,斃傷漢奸、偽警及敵方間諜等70餘名,俘虜、受降日偽軍600餘名;擊沉日軍船隻四艘,炸毀日軍飛機一架;繳獲長短槍支550餘支,機槍60餘挺,炮六門,車船40餘輛,以及大批彈藥。港九大隊參與營救盟軍飛行員,並且多次協助盟軍獲取日軍情報。日佔期間,港九大隊有115名烈士為保衛香港而犧牲。」
日軍宣布投降 大隊撤出香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盟軍投降。9月28日,港九大隊發表撤出香港的宣言,提醒了我們今天所享受的和平生活得來不易︰「我港九人民對於祖國是無限忠誠的,對於敵人是極端仇恨的。三年多的日子,他們雖飽受日寇的屠殺與迫害十分慘重,但他們對於我隊的幫助與支持卻有加無已,他們的鬥爭實在是可歌可泣的。……今天,我們撤退了,但我們的心卻是永遠不會離開你們的。」事實上,英國重新佔領香港,力量卻不足以維持香港各地的社會治安,所以東江縱隊特別有隊員以個人身份參加港英政府組織的四個自衛隊,當中西貢自衛隊由張興任隊長,直至1946年9月,港府在各區重新建立警署,才告解散。
1989年1月,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落成,向港九游擊隊的烈士致敬,碑記最後寫道︰「一九九七年(中國)恢復(行使香港)主權。香港和平發展,穩定繁榮,先烈九泉有知,皆含笑焉。」2020年9月1日,該紀念碑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是香港紀念抗日戰爭歷史的重要地標之一。同仇敵愾︰香港參與抗戰全紀錄(四之四)
◆ 蔡思行 香港地方志中心執行總編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