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齊租金出資維修 免200內地生流離失所
香港求才若渴,內地生是香港人才庫的重要來源,但住屋往往是最困擾港漂的難題,不時有內地生在港遇上租務糾紛,甚至詐騙事件。今年初「港漂家」公寓「二房東」捲走千萬元租金走佬,險令200多名內地生流離失所;就在內地生徬徨無助之際,幸有一班有心人出資代原「二房東」向業主清還所欠租金,以及落足重本維修公寓,讓受影響內地生繼續安居。出錢又出力的背後,原來這班有心人也是過來人。他們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細說當年在港打拚的艱辛,也感激香港提供的機遇,讓他們收穫了事業及人脈網絡,如今羽翼漸豐,力圖回饋社會,擴大香港人才庫。◆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港漂家」早前已被業主清退,而「熹熹公寓」作為新的運營團隊與業主重新簽約,並管理三棟物業,由孫小姐及王先生等有心人營運。孫小姐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講述當初出手的初心是希望「港漂家事件」不會打擊內地學生對來港求學的信心。
她表示,香港除本身教育素質優良外,2020年香港國安法的頒布也提供一個更穩定的社會環境,內地生仍嚮往香港求學之路。然而,今年初發生的「港漂家事件」,險令200多位內地生流離失所,若得不到妥善處理,將嚴重打擊內地生的信心,香港也將痛失人才的泉源。
「二房東」捲款走佬
「港漂家事件」自今年1月起開始發酵,先是有業主反映「港漂家」拖欠租金,3月開始又有租客表示「二房東」以「徵用為隔離房」「整合房源」等各種理由,逼他們搬出住處,其後「港漂家」雖因輿論壓力暫停逼遷,但5月份「二房東」走佬,與業主及租客失聯,後來發現租客繳交給「二房東」的租金,多月沒有上繳予業主,業主以欠租為由,要求租客遷離。
一班居住在該公寓的內地生遂報警求助,警方經調查後拘捕了「港漂家」三男一女負責人。據悉「港漂家」逼遷事件估計至少涉及200名受害學生,絕大部分人預繳一年租金和兩個月押金,估計款項超過千萬元。涉案者雖然被捕,但由於他們負債纍纍宣告破產,欠下業主的租金又由誰來補償?業主收不到租金,內地生瀕臨無家可歸窘局。
孫小姐等一班有心人見狀,便於6月出手相助,先與業主開始交涉接手公寓的問題,「我們告訴業主:內地生對香港人才庫好重要,我們對這班學生充滿信心,而作為創業人士,我們也向業主積極傳達了希望能作為全新運營商重塑內地來港留學生信心的意願。」
有心人投資數百萬
最終在協商下,孫小姐等人於6月底正式接手原「港漂家」公寓所在三棟大廈的承租權,並更名為「熹熹公寓」,而原「港漂家」欠下業主的租金,孫小姐等投資人亦自掏腰包補齊了2個月的欠款,才使得原受害租客能繼續住在這三棟物業內。
此外,「熹熹公寓」成立後還持續對三棟大廈進行維修翻新,包括全面消毒清潔,更換空調、洗衣機等電器,更換破損傢具、窗簾等,亦支付了過去「港漂家」欠交的電費,目前總開銷已有數百萬元。
今次出錢又出力解決「港漂家」租務糾紛,源於這班有心人也是港漂過來人。孫小姐早年從內地來港求學,之後成功在港創業。她十分感激香港高校和社會給予的知識泉源和機遇,也樂意協助來港內地學生,讓他們順利融入香港社會,同為香港貢獻。「我很高興能夠為內地生、為香港租務市場解決這一難題,這不僅僅是幫助了200多位內地生,避免他們流離失所,也讓內地生更有信心來港求學。」
「熹熹公寓」另一位負責人王先生早年同樣也是來港求學的港漂,對內地生租房、搬家之艱辛深有體會,「住房問題不單是本地人的問題,內地生同樣要面對。」他來港已有十年,當年初來乍到之時人生地不熟,「又唔識廣東話,唯有上網搵地方住。」
早年流行的寄託網上論壇是內地生分享租房資源的一大去處,來港前王先生透過論壇物色在香港的第一個住處,「當時見到有學長在論壇發帖招募室友,我急於找個地方安身,未有睇樓便聯繫對方入住。」
憶當年打拚不易
抵港第一天,王先生便直奔該個位於沙田某屋苑的單位,開門入內之時,他才發覺一切超乎預期,「由於剛開始對香港『呎』這個單位並無概念,以為300呎不小,來到才發現,兩房一廳外加廁所廚房共300呎的空間,幾人合住十分擁擠。」
由於兩間睡房已有人居住,王先生唯有做「廳長」,「雖然空間比睡房略大,但空蕩蕩一片沒有傢俬,唯有上網淘二手貨,再Call Van仔自取,未找到合適傢俬前,我也睡了好幾天地板。」而即便睡客廳,也需要私隱,王先生當時便從家居店買來浴簾間開私人空間。
王先生歷盡東奔西跑的漂泊生活,自然深明港漂之苦,如今他扎根香港,收穫了事業和人脈網絡,希望能出一分綿力協助仍在求學、奮戰階段的內地留學生,故知道「港漂家」學生遭遇後,他與一班有心人義無反顧做「白武士」相助。
9月21日,「熹熹公寓」舉行了掛牌揭幕儀式,邀請政商各界人士共同出席見證,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新青年交流平台。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出席了掛牌揭幕儀式,他希望內地生創業能夠助力兩地青年發展,促進友好交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