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最近有蛋糕店店員在社交平台訴苦,指香港人的一般說話習慣令店員受盡委屈,不得不吐吐苦水,很多人都有同感。

大家若留意一下,香港人講說話的方式真是問題多多,不但外地人感到難以溝通,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也感到困惑,希望看過這文章的人都能反省一下自己有否犯了此等毛病。

蛋糕店店員表示,顧客常在糕餅櫃前指着想要的蛋糕說:「呢個、嗰個!」其實店員站在櫃後面看不到所指,而每個蛋糕都附有中文名字牌,很多人像不懂中文似的,大部分人都不肯讀出中文名字,寧可說什麼「士多啤梨嗰件」,一個櫃內可能有五六款不同的士多啤梨蛋糕。要他們讀出名字就會黑面,買一個蛋糕糾纏一番,店員苦不堪言。

很能明白店員之苦,我平日也常遇到這類的表達方式。當中最令人反感的是說話中英夾雜,大家是中國人,為何不全用中文溝通?中文有的名詞為何要以英文表達?難怪我常聽到外地人訴苦說,廣東話已難學,最為難的是香港人會無端端夾雜幾個英文字,常令他們聽得一頭霧水。而且許多人講英文帶口音又發音不正確,實是自暴其短。我發覺從外國回來的人很少中英夾雜,他們要講就全英語表達。反而是那些在香港受教育未曾放洋的,最愛說話不中不西,要他們全英語表達反而會出醜人前。

香港實行9年免費教育,對識字和中文的表達能力應有一定水平,很多人就像怕了「文字」一樣。有些人不知是懶寫字還是不識寫字,電話訊息總是留言,在很多場合聽留言是很不方便的,且香港人講話又問題多多,必須從頭到尾聽一遍才了解所言。

有人口述由手機譯成文字,但不少人口齒不清,手機都聽錯,出來是文意不通或意思錯誤,當事人也不看一遍就發出,實在不知所謂。

看不起自己母語的或對母語自卑,實在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