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看到兩個很有意思的數據。

第一個說,美團在上個月舉辦的上海咖啡文化周上公布了一項調查,顯示上海已經擁有7,857家咖啡店,超過紐約、東京、倫敦等,成為全世界擁有咖啡館最多的城市。同時,上海咖啡店數量仍在增長中,其中黃浦最熱門,每平方公里竟然擁有多達38.5家咖啡館;靜安區次之,每平方公里有20.1家。

第二個說,德勤的調查顯示,也就在2021年,中國人的年均咖啡消費量只有9杯,遠遠低於韓國的367杯和美國的329杯。

一邊是一騎絕塵的上海咖啡自由,一邊是一個半月才喝一杯的國人平均「含咖量」,兩個極端現象對比,說明一個問題:「喝咖啡」這事兒,好像沒那麼簡單。

那麼,當我們喝咖啡時,我們其實是在幹嘛呢?

生理上提神,心理上小資,這兩個層面較好理解,暫不多表。今天想說的是,喝咖啡在社會學層面的意義。

關於這一塊,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傑登斯在其名作《社會學》裏,曾有專業的講解。首先,「喝咖啡」不僅是喝下一種飲料,它更是一個符號。比如,很多人每天早上上班前都會雷打不動地去固定的咖啡店買一杯固定品種的咖啡帶走——說的就是小狸本狸了——這時的這杯咖啡已經成為開啟一天生活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它就像一個錨點,是一個人例行行為的核心。再比如,和人談事、朋友聚會時,我們都很喜歡選擇去咖啡店,點一杯咖啡邊喝邊聊,這時的咖啡明顯不是為了喝,而是為了社交,這杯飲料變成了社群的基礎。

其次,喝咖啡是在品嘗一種文化,尤其對於國人來說,這文化還是舶來的。除了產地、風味、烘焙技術等千變萬化的講究外,再隨手舉個冷門例子,Java,人人都知是個計算機語言,但在《英漢大詞典》裏卻有個例句為:How about a cup of java?意為「來杯咖啡?」計算機語言怎麼就變成了咖啡?其實這是美式英語的口語表達,Java在這裏是咖啡的暱稱,源自咖啡的歷史:咖啡原本主要在中東種植,十七世紀時,荷蘭人把咖啡幼苗從阿拉伯半島偷運到南亞和東南亞種植,以致印尼的爪哇成為了世界咖啡的主要產地。而Java正是爪哇,也就成了咖啡的代名詞。類似的咖啡文化數不勝數,讓無數人為之沉迷。

最後,在全球化、公平貿易、環境保護等諸多全球性社會議題的大背景下,「何如喝咖啡」正體現着一個人的公共素養。是喝普通的還是有機的?是去大型咖啡連鎖店,還是幫襯獨立咖啡館?選豆主要參考口味價格,還是更看重「公平貿易」?……這裏的每一個選擇,都表達着一種態度。

小小一杯咖啡,背後其實是大大的文明,除了消費得起,它更體現着消費者的綜合素養。也因此,內地公認最文明的上海才能成為咖啡館大戶。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能咖啡自由的地方,一定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