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在協調發展新發展理念指引之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正探索有效破解的新路徑,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發揮了全國經濟壓艙石、高質量發展動力源、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然而,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由來已久。根據「木桶效應」理論,一隻水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因此,補足區域發展的短板,是城市群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相繼推出了一批創新政策先試先行。此外,除了目前國家戰略的頂層設計外,三大城市群亦因地制宜在科技創新、產業協同、人才流動等維度精準施策,助力城市群經濟高質量發展。

政策先試先行助力發展

與此同時,城市群內的各大城市也在根據自身的功能定位各展所長、協同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城市之間的優勢互補效應。

粵港澳大灣區便是城市群之間產業協同的典型範例。廣州作為省會兼具重要經濟功能與政治功能,擁有多所雙一流、985、211高校,為粵港澳大灣區儲備了許多優秀人才;深圳和珠海地處沿海,分別與香港、澳門為鄰,產業多以知識密集型為主,重點發展高精尖的科技創新產業;東莞、佛山、中山等城市與廣州、深圳形成科技配套,多以技術密集型產業和人口密集型為主,圍繞製造、加工等環節發展創新;香港、澳門則是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兩地旅遊業尤其澳門旅遊業是產業吸金重點。

大灣區成協同發展典範

不難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城市分工明確,在創新、金融、產業、人才、技術、旅遊等各個方面,構成了一個龐大而又相對完整的生態網絡,使得產業足以在大灣區中實現國內大循環。各城市在聚焦某專業領域時,又在城市發展建設中做到均衡發展,城市之間做到相互溝通和協助,形成較好的協同發展格局。此外,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北京、天津注重研發,河北注重落地成果轉化,長三角在加工製造業上實現錯位協同等等都是城市群間產業協同的具體實踐。

人才流動壁壘亟需解決

需要指出的是,在硬件設施配套齊全之後,要想實現「築巢引鳳」,就需要為人才流動解後顧之憂。當今,人才已是高度市場化資源,具有很大的流動性,既然一個人才能夠從其他城市吸引過來,也有可能被另外一個城市吸引過去,過客般的人才對城市未來的發展難有實質性意義。所以城市需要想方設法留住人才,或令人才長時間在城市中發揮力量、為城市培養自己本土化的人才,才能將人才的力量發揮到極致。留住人才無外乎兩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符合市場所需的薪酬是對人才的一種承諾,也是城市對人才的誠意表現。另外,還要尊重人才,讓人才享受在這座城市中的生活,讓他們發自內心地願意在城市中安家立業。但是,當前有許多人才流動的壁壘需要解決,例如戶口、教育、社保、醫療等問題亟待解決。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