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美國頂級大學的終身職位,前往中國或其他地方。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在中美關係近年持續緊張下,美國政府不斷進行針對在美華裔學者的調查和起訴,加上中國的科研地位日增及學術發展環境理想,愈來愈多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美國頂級大學的終身職位,前往中國或其他地方,統計顯示去年已有逾1,400名華裔科學家返回中國,這現象表明美國對這個推動創新的群體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華爾街日報》報道,根據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收集的數據,在2021年共有1,400多名在美國接受培訓的華裔科學家放棄在美國學術單位或企業的工作,轉而回到中國,人數按年增加22%。

事實上在過去20年,隨着中國變得更富裕,並獲得作為科學研究中心的地位,愈來愈多在美國接受培訓的華裔科學家回到中國。從2020年開始,離開美國的人數更急劇上升,除了因美國政府防控新冠疫情不力外,由前總統特朗普時代開始實施、聲稱應對所謂「來自中國的國家安全威脅」的「中國行動計劃」,針對學者的刑事案件也有所增加。

部分人對美政府迫害感焦慮

儘管美國司法部表示,在一系列起訴失敗和種族定性指控後,今年2月停止根據「中國行動計劃」提出新案件,但一些華裔科學家說,他們仍覺得受到懷疑,且擔心只要中美關係繼續緊張,這種懷疑就會持續下去。

過去一年離開美國的華裔科學家當中,包括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知名學者。亞利桑那大學研究人員去年夏天展開的調查發現,每10名華裔科學家中,就有4名最近考慮離開美國,因他們擔心受到美國政府的監控。

《華爾街日報》訪問近20名已離開或正考慮離開美國的華裔科學家,提到對政府迫害的焦慮,以及疫情期間日益增加的針對亞裔暴力事件。一些受訪者還表示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包括更好的報酬或與親人的距離。該報提到,大多數受訪人士都是取得終身教職的歸化入籍美國公民,許多人是航空航天和生物領域的專家,兩者均在「中國行動計劃」之下受到最密切審視的領域之列。

研究顯示中國科學領導力超美

一名中國機械工程教授說,在美國待了20多年後,他今年夏天離開一所頂尖美國大學,表示對美國的政治環境感到厭倦。他說,之前由於美國的政治氣氛變得非常緊張,他不再尋求與其他科學家合作。這名科學家的孩子在美國出生,「我不想看到我身上的中國身份,使他們受到美國政府部門審查。」

芝加哥智庫MacroPolo於2020年的分析發現,在為美國機構工作的人工智能(AI)研究人員中,出生在中國的科學家佔了近30%。大型科企Google母公司Alphabet前主席、美國政府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施密特說,中國科學家和其他外國出生的科學家,一直是美國國家力量的來源,「與一個擁有14億人口、人才濟濟的國家切斷聯繫,絕不該成為我們的目標。」

根據美國、中國和荷蘭學者的一項研究,2019年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1%科學論文中,中國學者的論文佔比超過美國學者,這佔比通常被視為衡量科學領導力一個關鍵指標。密歇根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林安之稱,全球爭奪科學人才的競爭加劇,意味美國應更歡迎頂級研究人員,「優秀的人有機會離開,為什麼還要推他們一把?」 

美派「定心丸」安撫學者 未足以消除寒蟬效應憂慮

負責國家安全的美國助理司法部長奧爾森今年2月曾承諾,在未來有關「中國行動計劃」的調查和起訴中,會考慮華裔科學家的關切。但不少華裔學者均認為,這不足以解決許多學者感受到的寒蟬效應。

奧爾森2月在一個會議上表示,「保障研究機構的誠信和透明是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問題,不過確保我們能夠繼續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最卓越的研究人員和學者來美國,也是一個關乎國家安全的問題。」據曾參加該會議的普林斯頓大學機械與航天工程教授琚詒光說,今年上半年,一些在美國的華裔資深學者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進行了多次會面,希望美方解決他們的關切。

琚詒光表示,學者們申訴稱,許多「中國行動計劃」的案例,都是由於科學家們錯誤填寫了旨在披露與中國研究關係的複雜表格。為了回應學者們的申訴,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發表聲明說,一直致力使各政府機構的資訊披露要求標準化,旨在提高透明度和增強信任。該機構表示,「我們還計劃繼續與美國科研界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密切合作,以創造一個開放、友好的研究環境。」然而密歇根大學的林安之表示,這種程序上的變化是積極的,但還不足以解決許多中國學者感受到的寒蟬效應。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