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40餘地區等簽合作協議 擬與「一帶一路」國建30個海外中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國家衞健委23日召開發布會,介紹十八大以來中醫藥科技創新和「走出去」有關情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港澳台辦公室主任吳振斗表示,該局高度重視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發展,及時協調、積極推進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在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工程動土開工。在抗擊新冠疫情方面,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推進中醫藥在港普及應用,有15種抗疫用的中成藥獲得在港使用臨時的豁免權。
吳振斗在介紹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發展時表示,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的頂層設計得到進一步完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並制定了五個配套實施方案,為中醫藥高地建設提供全方位保障。在機構設置方面,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工程動土開工;澳門《中藥藥事活動及中成藥註冊法》正式生效,特區政府成立藥監局,澳門衞生局成立中藥服務發展廳。
簡化港澳中成藥審批取得突破
大灣區中醫藥產業發展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成效顯著。吳振斗表示,在產業發展方面,簡化港澳傳統外用中成藥上市註冊審批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持續推進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設。在人才培養方面。大灣區內地公立醫療機構招聘港澳中醫師試點工作圓滿完成;澳門積極探索開展中醫師註冊考試制度。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的作用,備受關注。吳振斗表示,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推進中醫藥在港普及應用,有15種抗疫用的中成藥獲得在港使用臨時的豁免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開通了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有關的有條件批准中成藥註冊申請機制。中醫醫師首次被允許進入紅區診查病人。澳門特區政府制定《澳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同時還成立中醫抗疫小組。
談及未來的計劃,吳振斗表示,下一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將繼續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高地建設方案(2020—2025年》,扎實推進中醫藥高地建設各項任務,繼續發揮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走出去」橋頭堡的區位優勢,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繼續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推動中醫藥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醫藥已傳至196個國家地區
在中醫藥「走出去」方面,中醫藥「走出去」步入快車道、邁出新步伐,取得系列顯著成果。吳振斗表示,中醫藥已傳播至196個國家和地區,中國與40餘個外國政府、地區主管機構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開展了30個較高質量的中醫藥海外中心、75個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工作。
吳振斗還表示,「十四五」時期計劃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建設30個高質量中醫藥海外中心。
此外,中醫藥還積極助力全球疫情防控。吳振斗表示,中國公開發布多語種版新冠肺炎中醫藥診療方案,支持舉辦百餘場抗疫專家視頻交流和直播活動,向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介紹中醫藥診療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國家和地區提供中醫藥產品,選派中醫專家赴相關國家和地區幫助指導抗疫,向柬埔寨派出首個中醫抗疫專家組及醫療隊。國家中醫藥局促成發布《世界衞生組織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專家評估會報告》,報告明確肯定了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三藥三方」等抗疫類中藥海外註冊取得新突破。在世界衞生組織、金磚國家、上合組織支持下,先後舉辦系列高規格國際會議,發布《支持中醫藥參與全球疫情防控倡議》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