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灣田螺車失事飛墮橋底撞擊校巴罕見意外。網上昨日流傳意外發生一刻的「車Cam」片段,但見肇事田螺車沿天橋快線駛至左彎位時,車身車尾輪胎首先離地隨田螺斗向右傾側,繼而壓毀天橋防撞鐵欄全車翻出橋外墮下,整個肇事過程僅約4秒鐘。有駕駛安全專家根據片段分析,田螺車屬高身重型車輛,且頭重尾輕,估計事發前車速頗快,入彎時所產生離心力導致意外發生。他呼籲大型車輛司機應遵守法例選行慢線,及在過彎時將在限速上再減少10至20公里,以策安全。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根據該段在網上流傳的「車Cam」片段所見,肇事田螺車沿荔寶路南行駛至近連翔道交界前,突然由慢線轉入快線,其間車尾煞車燈兩度亮起,相信是進行減速。當田螺車駛至意外發生地點的左彎位時,車尾攪拌器首先向右傾側,導致左車尾輪胎離地,繼而全車失平衡向右翻側,掃毀10米防撞鐵欄,再跌出橋外墜落連翔道,掀起沙塵,整個過程僅約4秒鐘。
兩度煞車 車速仍達58公里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昨日在看過「車Cam」片段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估計田螺車事發前在快速公路的車速達70公里,在駛至限制車速50公里事發路段前,需要兩度煞車減速,但根據警方資料顯示田螺車入彎時,車速仍達58公里。
他指出,在一般情况下,車輛轉左彎時離心力向右扯、轉右彎時離心力向左扯。由於田螺車屬高身大型車輛,加上田螺斗設於車尾,形成尾重頭輕,當入左彎時,田螺斗受離心力影響向右傾側,導致全車壓向防撞欄。若是一般車輛,防撞鐵欄可以阻擋,但田螺車屬高身大型車輛,最終飛墮天橋。
專家:重型車過彎不宜越50公里時速
李耀培認為,重型車即使行駛限速50公里路段,但過彎時也不宜行時速50公里,應將車速減至30至40公里;若是限速70公里路段則應減至50公里,以策安全。同時,司機亦應遵守法例大型車輛選行慢線,以這宗田螺車交通意外為例,若司機選行左邊慢線,即使過彎時發生翻側意外,相信車身也只會橫亘快線上,不致翻出橋面。
據了解,車禍中不幸去世的67歲田螺車司機彭華,生前與妻子和兩名兒子居於粉嶺。彭華的幼子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父親以前駕駛貨車,9年前開始在混凝土公司駕駛田螺車。父親原已計劃退休,但近年受疫情影響,為維持生計才繼續工作。
他說,雖然父親患有糖尿病,但平時身體健康,相信糖尿病不會影響其駕駛技術及判斷,車禍真正原因有待警方調查。他希望代父親向校巴上4名傷者致歉及表達慰問,並期望他們早日康復。家人目前正忙於父親身後事,公司前日已給予5萬元慰問金,但實際賠償仍有待與公司高層商討。
車禍發生於前日上午11時許,一輛田螺車沿長沙灣荔寶路往尖沙咀方向行駛,其間駛至近海麗邨附近行車天橋的落斜左彎位時,失事向右翻側壓毀天橋圍壆約10米防撞鐵欄,繼而飛墮10米橋下連翔道。當時,一輛保姆車沿連翔道駛至收掣不及,撞向田螺車致車頭毀爛,幸當時保姆車上並無學童,僅男司機與 3名女保姆輕傷,惟田螺車司機傷重死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