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中國歷史課程當中,秦朝作為中國首個中央集權王朝,秦始皇是第一個皇帝,秦朝和秦始皇自然是繞不開的課題。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的身世究竟如何?關於他是私生子的記載又從哪來?
要知道歷史真相,最簡單的方法莫過於翻查史書的原始記載,在此必須要提兩本書,分別是成書於西漢的《史記》,以及成書於戰國時代的《戰國策》。
《史記·呂不韋列傳》可以說是最直接能證明秦始皇是私生子的。當中,秦昭王立次子安國君為王,安國君派兒子子楚到趙國作人質,當時呂不韋經過趙國都城邯鄲做買賣,認識了子楚,認為子楚「奇貨可居」,決定幫助子楚成王。有天,原文這樣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拾起一讀,就是呂不韋與一個歌姬同居,歌姬原有身孕,後來獻給子楚,歌姬隱瞞自己有身孕的事實,最終生下嬴政。之後子楚回到秦國繼承王位,死後將王位傳給嬴政,這位嬴政便是後來統一六國的秦始皇。
這段記載有很多撲朔迷離的爭議點。第一點,關於《史記》記載,呂不韋與歌姬同居,只是知道她有了身孕,其身孕是不是呂不韋的,沒有很精準地說。另外,當中記述呂不韋「已破家為子楚」,那麼為子楚着想,現在竟然為了一個歌姬而憤怒,更不願告之其懷有身孕,實屬奇怪。
第二點,整本《史記》當中,只有〈呂不韋列傳〉有這段奇怪記載,不見他處,單憑此段記載,就全然肯定嬴政是私生子,過於武斷。
第三點,《戰國策》比《史記》更早成書,也有呂不韋的記載,但是有關嬴政是私生子一事,一字未提,反而由成書更後的《史記》提及,此事令人不禁懷疑《史記》的可信性。
第四點,亦是最重要的一點,《史記》私生子的記載,和同書〈春申君列傳〉及《戰國策·十七·楚四》的記載近乎一樣,當中記載春申君向膝下無兒的楚考烈王進獻一懷孕歌姬,她後來生下的兒子被楚王承認為合法繼承人,後來繼承皇位,這個兒子便是春申君的兒子,這兩份史料均較〈呂不韋列傳〉更早。
一手史料為我們帶來這麼多質疑,自然引起不少現代學者的關注。德克·博德(Derk Bodde)在其文章〈古代中國的政治家〉一文中已提出上面數點,他認為單靠一條史料論證嬴政是私生子過於草率和武斷,爆炸性及新聞性的觀點固然能吸引讀者眼球,但終究在理性邏輯面前是站不住腳。至於為何有此段記載,博德認為這裏有篡改的可疑,作者可能對始皇暴政有強烈的憎恨情緒而寫,私生子一說,並不可信。
◆ 張奔勝(中學中國歷史科科主任,喜歡思考和推敲歷史細節,尤喜歡講及教科書沒有提及的內容和細節,引導思考。)
隔星期五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