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各國央行承認通脹變得更加根深柢固,而不只是一系列短暫的衝擊,世界各地的利率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 對許多人而言,這情況或許會像看見貨幣政策和金融市場新制度的曙光。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時代更迭亦已顯然把我們帶進一個新時代。經驗較豐富的投資者或會將此視為市場回復至較正常狀態,就像2008 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前那樣。然而,這仍有待觀察。說不定1970 年代末和 1980 年代初經歷的滯脹(即通脹、失業率持續高企及需求停滯的時期)將是更貼切的比較。◆施羅德高級歐洲經濟師及策略師 Azad Zangana

在新的利率制度下,我們預料美國、英國和歐元區經濟體將於 2023 年內陷入經濟衰退(定義為連續兩個季度經濟產出下降)。屆時,這三個市場的產出均有可能在 2023 年出現倒退,而全球經濟前景亦趨黯淡。現時,通脹是家庭住戶考慮自己的財務狀況時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在各國央行試圖壓抑通脹、貨幣政策相對受限的情況下,政府們唯有盡力緩解高通脹帶來的苦況。

政策緊縮勢推高失業率

雖然我們預料美國聯儲局將放慢加息步伐,但對比市場對於2023 年初利率將處於3.65%的預期,我們認為利率將達4%。利率向上、政府收緊開支及通脹升溫,無疑都在降低家庭的消費力,最終很可能會使他們大幅削減開支。企業勢將透過減緩生產來應對疲弱的需求,而對勞動力的需求亦將因此減少。我們預料政策的緊縮力度將足以推高失業率,這不單可令家庭需求下降,同時亦是緩解通脹壓力所需的。

美經濟明年料收縮1.1%

我們預料美國經濟將於2023年首三個季度期間陷入衰退。屆時,經濟產出將收縮1.9%,其後才會恢復增長。上述的產出下降,意味着該國經濟於 2023 年全年將收縮 1.1%。以此與普遍預期的1%正增長作比較的話,便可看出這項預測有多負面。

有別於美國,歐洲的衰退並不是由國內產生的通脹和利率上漲引起,而是與俄烏衝突令能源成本持續上漲有關。現時,問題已嚴重到足以導致生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