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遙距醫療服務逐漸在香港普及。圖為中醫師以軟件遙距為長者診症。作者供圖

新冠肺炎已影響全球近三年,無論是工作還是上課,仍然有很多實體活動無法進行,只好移師到網上。時至現在,隨着社會逐步恢復運作,實體活動恢復正常的同時,網上方法仍然繼續流行,如網上會議、網上研討會等,近日政府更推出遙距醫療服務,方便確診者留在家中接受診斷,無須外出增加傳播風險。

遙距醫療其實不是新鮮事,早於2000年互聯網科技開始發展時,外國已經有相關服務,目的就是幫助行動不便的病人,即使足不出戶,仍然可以接受診斷及治療,而不同地區的遙距醫療服務,涵蓋範圍雖然不盡相同,但還是可以歸納出幾個共同特點︰

·遙距醫療︰即醫療專業人員為病人遙距診症。

·遠程監察︰醫護人員遙距監察病人的臨床數據,並據此提出意見和介入治療。

·遙距支援︰醫護人員透過網上服務提供建議或資訊,支援病人及照顧者。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指引,遙距醫療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護理能力,而病人及照顧者亦因為掌握更多有關健康教育和治療方案的資訊,對護理自己或病患的信心大增。至於人口老化對醫療系統造成的負擔,亦可望藉着應用遙距醫療得以紓緩。

不過,香港想普及遙距醫療,仍存在不少障礙,最大問題就是香港法例仍未能適應現在的情況,例如法例仍未涵蓋遙距醫療的程序,醫生難免擔心遙距醫療失敗時會否負上法律責任。另一方面,正如其他網上活動,如何認證醫生及病人的身份,仍然是一個問題。

在香港,一些醫療機構會幫助行動不便但住在唐樓的長者,派出護士及攜帶醫療用品到長者的家中,由醫生遙距醫療,然後在護士的協助下評估長者的情況,這樣做便容易得多。這種遙距醫療方法,在中國內地已非常普遍,不少醫療公司都設有這種服務。

隨着年紀漸長,長者的慢性病漸多,需要長途跋涉地看不同的醫生,再加上公立醫院服務輪候時間極長,不少長者感到非常吃力,而遙距醫療正正可以解決這個情況。長者只需留在家中,就可以看不同專科的醫生,節省交通及等待的時間。

針對這些長者需要,以色列就發明了一個遙距醫療的產品,價錢不是太昂貴,只需要大概幾千港元,但已經包括了一些簡單的醫療儀器,如偵測心肺功能,亦有視像軟件和醫生進行遙距醫療。

遙距醫療亦適用於精神病患者,因為他們的醫治不是主要靠藥物本身,而是透過輔導,精神科醫生及社工可以觀察他的情緒,給予支援。

總括而言,遙距醫療可以幫助一些行動不便的人士接受治療,同時亦能增強他們接受治療的動機。

◆ 洪文正 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

簡介:本會培育科普人才, 提高各界對科技創意應用的認識,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機會參與國際性及大中華地區的科技創意活動 ,詳情可瀏覽www.hknetea.org。

隔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