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接連加息及經濟衰退陰霾密布,拖累美股今年表現一蹶不振,更錄得歷來最長的科技股「上市荒」。摩根士丹利科技股資本市場團隊的研究顯示,美國股市已連續238天沒有市值超過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的科企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的最長紀錄。
今年整體IPO規模大減94%
美國去年新股上市相當活躍,當中科技股更是市場焦點,然而科技股卻在今年跌市中首當其衝,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今年累跌達28%,遠多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逾19%跌幅。追蹤過去兩年上市美企的Renaissance IPO指數,更急挫逾45%。
美國國際集團旗下的人壽保險公司Corebridge上周在美國掛牌上市,是美國今年以來首個逾10億美元(約78.5億港元)的IPO。然而市場研究機構Dealogic統計發現,即使加上Corebridge,美股今年以來整體IPO規模只有70億美元(約54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100億美元(約8,634億港元)大減94%。
證券公司SVB科技股資本市場主管沃爾什形容,「美股現時存在巨大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就是IPO市場的敵人。」專門協助科企上市的Davis Polk律師行合夥人布魯克希爾表示,許多科企今年的盈利較差,宏觀經濟情況欠佳也影響企業估值,導致不少科企對上市卻步。沃爾什指出,部分科企已削減成本,估計盈利將會改善,預料明年會有較多科企上市。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