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1926年-2022年)走完絢爛多姿的一生,引來一票港娃「如喪考妣」!有港女哭靈時表示感覺女王有如自家的祖母云云,當真是醜出國際了!老香港戲稱女王為「事頭婆」,究是褒貶愛恨,此下要給年未滿40歲的港孩說說故事。

先談女王之死能不能說是「駕崩」。反對者認為她是「王」非「皇」,王便只配「薨」。贊成者以英女王亦稱英女皇,這就「崩得起」了!此中爭議涉及歷史與文化的差異,不單純是語言學、翻譯學的問題,還要兼視歷史、政治和社會的跨學科觀點。兩造若能心平氣和,則當中的思想激盪亦不失為有益的智力活動。可惜近來香港人心躁動,文人相輕,最終仍是有人辱罵對方為「文盲」,無謂兼無聊。如果有思想落伍的「保英王(皇)黨」要緬懷帝國已逝的光輝,好好享受被「殖民餘孽」鞭打的被虐快感,是人各有志了。

「不配崩派」看重「帝國、帝、皇」(Empire,Emperor/Empress)與「王國、王」(Kingdom,King/Queen)之辨。中國讀書人要借老祖宗用之已久的皇、帝、王等概念來翻譯這些「蕃言胡語」。女王「伊二」管治一個Kingdom,由是只可薨;她老爸喬治六世(1895年-1952年)是末代「印度皇帝」(Emperor of India),才夠資格去崩。維多利亞(1819年-1901年)才是貨真價實的「女皇」。「亦可崩派」只能拿出過去香港地區多有稱呼「伊二」為「英女皇」一事,便當為崩得起的鐵證。

中國上古有「三皇五帝」,秦始皇帝滅六國後,以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於是首創「皇帝」合用的稱號,後來兩字單用亦作同義。夏商周三代的君主稱「王」,亦稱「天子」,「天子」就配駕崩。漢興以後王降級到「去天子一階」(三國魏臣劉瞱語),就不可崩了。

若要刨根問底到極致,其實國名早就叫錯了!

「英國的英」出自「英格蘭」(England),中國舊譯為「英吉利」,對侵略者還算客客氣氣。「伊二」統治「聯合王國」,全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英語多簡稱為「UK」或「Britain」。未談「不列顛」,先談香港前賢翻譯英人英事多用「甸」字一事。商行有「渣甸」,港督有「砵甸乍」,人物皆「甸」,明顯屬於惡搞!「甸」、「顛」同音,我們粵籍讀書人斷不會拿來做人的名字。其商行是「渣滓」加「顛狂」?其人則是拿個「砵」丐食、「顛(甸)狂欺詐(乍)」的乞兒。「不列顛」則乾脆用「顛」字,是赤裸裸的謾罵了!若「增字為訓」,或為「也不必列明你家顛人顛事」的省文。實際「英女王」、「英女皇」都錯,「不女王」、「大不女王」才對呢!潘老人家向來與人為善,「文盲」兩字就不必罵上了。說她「死了」,客觀平實之至也!諒不會開罪任何人吧? 《事頭婆這一家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