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何文田巴富街合一堂學校對開一棵10米高的鳳凰木倒塌,壓毀一輛校巴及鄰線三輛私家車受損。事件中有3人受傷。

(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何文田巴富街合一堂學校門口的一棵10米高鳳凰木,因樹根受真菌感染及蟻蛀而「爛心」,在昨日上午突然連根拔起,轟然倒塌,砸毀4部經過車輛。首當其衝的保姆車車頭被劏開,男司機險被爆頭,猶幸車上的保姆及路邊的學生逃過一劫。雖然事件未釀嚴重傷亡,但敲響全城危樹的警鐘,何文田學校區更是危樹隱患高風險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巡視了巴富街、天光道和常盛街一帶合共21間學校外路邊樹木情况,經粗略統計約有70棵大樹,其中巴富街佔一半,部分更貼近校舍和停校巴的停車場,一旦發生塌樹後果不堪設想。關注區內樹木情況社區幹事劉婉燕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記者表示,區內路邊種植的樹木以鳳凰木為主。這樹種有感染真菌的嚴重問題,即使可用藥護理,但因香港氣候潮濕,樹木再感染真菌機會很大。由於現場是學校區,危樹對學生和居民都會構成危險。

塌樹現場為巴富街6號合一堂學校對開。綜合「車CAM」片段及現場消息指,事發於昨日上午約7時40分,一輛準備前往接載幼稚園學生的保姆車駛至上址燈位等轉燈期間,路邊一棵10米高的鳳凰木突然連根拔起向馬路傾塌。保姆車車頭被砸中,車頂嚴重凹陷,車頭擋風玻璃粉碎,部分樹幹更壓入車廂,僅差數吋便砸中男司機,車上女保姆亦被玻璃碎片濺中受輕傷,兩人無須送院。倒塌的約半米大樹樹幹,橫亘三條行車線,同時波及鄰線三輛私家車,其中一輛平治私家車被壓中,幸被保姆車卸去部分下墜力,損毀程度較輕微。

何文田學校分布圖

倒樹前1分鐘 12學生一路人經過

據「車CAM」片段所見,意外前1分鐘內先後有12名學生和一名成人經過倒塌的大樹下,而大樹坍塌一刻剛有3名學生行過,幸大樹塌向馬路而非行人路,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意外後,警員趕至封鎖現場,消防員用電鋸將樹幹鋸斷成多段,出動工程車運走。

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資料發現,2009年5月25日,巴富街巴富花園對開一棵20米高鳳凰木大樹塌下,壓中咪錶位旁一輛的士,58歲姓陳司機被困司機位,幸僅受輕傷,被消防員鋸斷樹幹救出。2015年6月13日早上6時,巴富街何文田官立中學對出行人路一棵大樹突然倒塌,橫臥在路上,幸無人受傷。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巡視了何文田巴富街和天光道學校區一帶行人路上的大樹,粗略統計發現巴富街32棵大樹,其中24棵樹幹高大,其餘8棵體形較小,不少樹身上掛有標明為鳳凰木的樹牌,且貼近校舍,部分樹根更佔據狹窄行人路的大部分;天光道有29棵10多米高的大樹,另有10棵較小;常盛街一帶的樹木較疏落,且主要位於山坡上,對途人的威脅相對較低。

鳳凰木易染真菌 外觀難察根爛

據記者目測,在天光道與常盛街交界,有大樹樹身「食入」學校運動場的石牆,另一棵大樹位於行人過路處。據觀察,有樹根因被石屎石壆固定限制生長,附近的地磚被樹根谷起,導致路面凹凸不平。巴富街與陶域街交界露天停車場更是巨樹林立,而場內停有大巴和保姆車。由於從外觀難以察覺樹木是否有受細菌感染的隱患,所以未經專業檢驗健康的樹木,隨時都有危機。

嘉道理區社區幹事劉婉燕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合一堂學校校長昨日向她表示,對校門外發生塌大樹意外非常擔憂,因為學校沒有停車場,校車只能停在學校對開單程路接載學生,上下學時段往往出現交通擠塞及人流較高,若塌樹發生在這些時段,「怎麼辦?」

同時,有街坊向她反映,由於樹根生長谷起地磚,導致路面凹凸不平,容易絆倒長者,也阻礙坐輪椅人士。劉婉燕曾向有關部門反映,路政署曾重鋪路面,但在一段時間後因為樹根生長,問題再次出現。

劉婉燕表示,區內數年前曾發生塌樹意外,當時獲回覆指樹木組人員經檢查其他樹木健康良好,詎料昨日再發生「翻版」意外。由於現場為學校區,危樹對學生和居民都構成危險。

她指出,區內路邊種植的樹木以鳳凰木為主,這樹木種類有感染真菌嚴重問題,即使可用藥護理,但香港氣候潮濕,出現感染真菌的機會很大。她希望政府能在景觀與人身安全上作出取捨,認真處理區內路邊樹木的安全問題,包括改種其他抗真菌更強的樹木,或者將樹木遷移至其他地點等,以減少意外可能造成的傷亡程度。她將與合一堂學校校長約同相關部門人員,巡視現場一帶路邊樹木,尋求解決樹木隱患的辦法。

何文田學校區樹木分布情況

▶巴富街、常盛街、天光道附近共有21間學校,道路兩旁約種有70棵大樹

▶其中有7間學校的巴富街,有32棵以鳳凰木為主的大樹

▶鳳凰木特性:為熱帶樹種,喜光和高溫多濕氣候,不耐寒,怕積水,排水須良好,樹根屬淺根性,但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一般1年生高可達1.5米至2米,可生長高達10米至20米

▶香港種植危機:鳳凰木屬淺根性而根系發達,但香港街道狹窄,板根被石屎石壆固定限制生長,沒有大樹根支撐,加上樹木種植在路邊易被經過車輛撞到樹幹,傷口易受真菌感染侵蝕,時間一長根部會腐爛萎縮,無法支撐樹身就會發生倒塌

巡檢質量參差 走漏朽木不知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何文田巴富街鳳凰木倒塌意外,令人關注鬧巿樹木成為造成傷亡意外的計時炸彈。目前,特區政府有9個部門負責轄下範圍內的樹木管理工作,但所謂「政出多門」,以往樹木的健康評估制度並無統一標準,更曾出現樹木所屬問題的爭議。有樹木專家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特區政府發展局12年前成立樹木管理辦事處,負責協調各部門工作,及制定樹木風險評估指引,統一各部門的標準,但目前在巡查和檢查樹木健康情況上仍存在問題,包括對高危地點的巡查次數不足;而以目測方式檢查樹木健康狀況或未能發現問題,理應加強對高風險地點樹木的巡查數目和多使用儀器檢測;最後是目前合資格的註冊樹木管理人員不足,每年要評估巿區上百萬棵樹木的風險,容易有疏漏。

巴富街塌樹事故,消防員到場處理。Fb圖片

特區政府是按「綜合管理方式」進行樹木管理工作,即負責管理樹木所在土地或設施的部門,同時要負責護養土地和設施範圍內的樹木。樹木管理涉及9個部門,如快速公路的樹木由路政署管轄,郊野公園樹木由漁護署負責,康文署負責路旁園境地點內的樹木,地政總署則負責未撥用政府土地上沒有其他部門護養的路旁樹木等。

由於「政出多門」,以往樹木管理及風險評估上沒有統一標準,不同部門對路旁樹木護養責任誰屬,尤其樹木是否位於園境地點等均曾發生過爭議。

香港園林及樹藝專業人員總會主席黎家銘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發展局成立樹木辦負責協調工作,而樹木辦亦制定了樹木風險評估指引,由各相關部門按指引的標準進行評估工作。各部門在每年4月雨季來臨前也要按有關準則巡察轄下的樹木,評估健康情況和提交報告。不過,雖已有一套標準,但仍會出現評估報告指樹木健康,結果其後倒塌問題。

高危樹木應增至一年兩檢

他解釋,目前各部門在樹木管理上仍存在問題,包括巡查次數未必足夠。各部門目前對轄下負責管理範圍的樹木每年最少做一次檢查,但對較高危的樹木,檢查次數未必足夠,尤其是一些在狹窄空間生長,甚或已出現傾斜的樹木。他認為應增加到每年進行兩次檢查,甚至增至每三個月一次。

目前,檢查者多是以目測方式進行檢查,但有時樹木表面並無危險跡象,如昨日巴富街倒塌的鳳凰木外表沒有問題,但內裏的主根已經腐爛。黎家銘表示,香港已經有儀器可以檢查樹木內部情況,包括「微鑽阻力測試儀器」及「聲納探測儀」,前者是用微細鑽頭鑽入樹木中,若內部有腐爛情況,阻力讀數會偏低,後者則是用超聲波探測以顯示樹木內部影像。

他指出,有關部門目前多會將樹木風險評估等工作交由外判商負責,一些部門在標書內列明外判商需有上述的儀器可檢查樹木,但檢查是只靠目測,抑或要使用儀器探測樹木根部情況則未有規定,主要由有關管理人員按情況而定。在鬧巿中人多車多地點且樹木高大,對行人構成潛在危險的情況下,應盡量利用儀器進行探測,以減低潛在危機。

檢查人員杯水車薪 容易「走漏」

黎家銘表示,過往巡查時未及早發現樹木有危險的主要原因,亦與人手不足有關。根據發展局截至2020年底的估計,9個部門管轄範圍內位於高人流車流地點的樹木超過94萬棵,但每年雨季前要進行巡查。雖有外判商提供有關服務,但工作量極大,檢查工作難免出現疏漏情況,「如果一日要檢查100棵甚至更多樹,情況極不理想,亦沒有足夠時間仔細檢查。」

他指出,樹木風險評估要仔細檢查整棵樹的樹幹、樹腳、樹椏,以至量度及記錄樹身不同部分的各個傷口,並要拍照記錄,故動輒花費半小時以上,而一些超過8米的大型樹木,檢查或要花兩三個小時甚至更長,若每日要負責大量樹木的檢查工作,就可能有粗疏的情況,「走漏」一些有潛在危險的樹木。

發展局於2020年底推出樹木管理人員註冊制度,讓曾接受樹木管理、風險評估及監督工作等培訓的人員,若符合有關學歷或專業資歷並有最少兩年相關工作經驗,就可以註冊。黎家銘指出,相關部門會在外判標書內列明外判公司需有註冊樹木管理人員工作,但目前已獲註冊的人員不足,不排除外判商要檢查大量樹木而將部分工作再外判,但進行評估的人員未必具相關的資歷,亦可能因而有疏漏情況。

真菌侵蝕樹根霉爛 樹藝師年檢應可察

倒塌大樹的樹幹出現空心部分。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記者 蕭景源)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授趙紹惠,昨日到塌樹現場檢視塌樹的一段根部,見到兩邊切口完全碎裂,證明真菌侵蝕樹根已久,並在樹根超過兩處位置找到真菌的子實體,相信是被靈芝侵蝕令樹根霉爛,導致倒塌。她還發現樹幹中心有被白蟻蛀出的一個大洞,樹幹上亦有很多霉爛位置,包括一些舊傷口,估計是被經過車輛撞到造成,傷口同樣有真菌感染。她認為,倘路邊樹木每年都檢查一次,樹藝師應該會看出有問題,如果樹木只是初期受真菌感染或白蟻侵蝕,用藥可以救回,但目前政府未有相關指引,建議盡快制訂。

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鳳凰木這類高大樹木,適合於公園、迴旋處上等寬闊些的地方生長,而現場行人路太窄,特別是植樹位僅約1米多乘兩米多,「這麼小的植樹位,土壤體積、面積的確太小,因此樹根無辦法散出來,向馬路嗰邊幾乎無根,即是根在另外三面伸展,伸長了少許;行人路對着建築物的一邊,因樓宇貼得很近,樹向建築物方向生不了多少樹枝,大部分樹枝生出馬路方向,令樹的重量分布不平衡。」他建議政府應盡快檢查全港狹窄行人路上種植的大樹健康狀況。

議員:徹查事件究責 檢討評估制度

(記者 文森)多名立法會議員關注巴富街塌樹事件。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昨日在Facebook發帖表示,她已致函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提出四點要求,包括全面巡查市內所有大型樹木,以及盡快徹查今次塌樹原因,全面檢討目前的巡查以至風險評估制度,及檢討現行於行人路及馬路旁等繁忙地點種植樹木的指引。

身為立法會九龍中議員的李慧琼指出,肇事大樹在沒有預警下連根拔起,揭示政府部門無論在樹木風險評估、巡查保養以至選擇品種的工作上表現「唔知唔覺」及「後知後覺」,危機意識薄弱,故向發展局提出四點要求,包括全面巡查市內所有大型樹木;徹查事件並公開調查報告,倘證實事件涉及人為疏忽,必須追究責任。

她並要求政府全面檢討目前的巡查以至風險評估制度,及作出嚴肅專業跟進,確保能夠及早識別及防患有潛在風險的樹木壞塌;檢討現行於行人路及馬路旁等繁忙地點種植樹木的指引,例如在品種選擇及與行人路和馬路所需距離方面,以減低塌樹風險。

檢視品種與種植環境

立法會九龍中議員楊永杰指出,巴富街一帶是學校區,昨日的意外發生在合一堂學校對出行人路,幸未釀成嚴重交通事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涉事大樹在非颱風天氣下連根拔起,顯然是患病多時,故關注相關部門巡查是否太疏或「睇漏眼」未發現異常,終致意外發生。

他認為,大部分香港樹木樹根生長空間不足,有如「花盆上種樹」,令樹木儼如「住劏房」一樣,難以生根,下盤無力,遇上颱風往往會有大批樹木不敵強風倒地,故政府需改變種植方法,擴大種樹土壤面積,給予空間讓樹根橫向伸展。同時,有關部門應盡快檢查涉事地點附近的樹木,長遠應增加人手定期巡查全港樹木,及早發現樹木出現健康情況。

樹木無足夠地方生根

郭偉強(左二)與黎家銘(左三)到場了解情況。

立法會勞工界議員郭偉強昨日聯同香港園林及樹藝專業人員總會主席黎家銘到巴富街視察現場塌樹情況。黎家銘表示,塌下的鳳凰木主根腐爛,為其倒塌原因。郭偉强則指出,塌樹常見的主因包括樹木生長環境問題。不少種植在路旁的樹木,並無足夠地方生根,尤其樹木周圍有水泥圍封或鋪設磚塊,影響根部未能健康生長,造成「頭重尾輕」情況。

他表示,單靠肉眼檢查可能未能察覺樹木有病,故會在議會上跟進有關問題,包括政府各部門在巡查樹木時有否足夠的監管,以及檢查的質素是否達標,會否因為監管不足在樹木檢查上有疏漏而影響工作成效等,並會要求有關部門改進有關問題,「要做得更仔細。」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