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飲食業20多年的林國亮旗下有7間食肆,一度合共欠租逾百萬元,不得不壯士斷臂結束4間食肆。他慨嘆,若不是特區政府及時推出「禁追租令」,恐怕他連最後3間食肆也難以撐下去,「暫緩交租對我哋好大幫助,起碼畀空間我哋唞唞氣,暫時找咗食材供應商條數先,否則欠落太多街數,自己都過意唔去。」

林國亮表示,在第五波疫情衝擊下,不少食肆老闆欠租由20萬至200萬元不等,每天被業主追得喘不過氣。不過,自從特區政府下達「禁追租令」,業主的追租行徑即大為收斂,甚至主動跟租客商討減租方案。「我算好彩,業主本來企硬唔肯減租,但有咗禁追租條例後,馬上願減租兩三成,變相慳到兩萬幾(元) 租金,對我哋幫助好大。」

自由黨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暫緩追租法例對零售業界來說確是提供了一個喘息空間,「第五波疫情期間一些商戶開不到舖,完全沒有收入,但暫緩交租不等於不用交租,要履行合約。不過,暫緩交租期間可以給商戶空間與業主商討租務問題,亦令商戶想清楚能否堅持下去,還是要壯士斷臂。」

有空間商討 有時間定去留

他相信,連鎖餅店Crostini結業不會是單一事件,之前也有不少老牌酒樓相繼結業,但特區政府的電子消費券對巿道帶來起色。至今仍然「捱得住」的商戶,多數已跟業主達成減租協議,「部分業主也不希望商戶結業,更有些肯大幅減租五六成,但有條件的,就是要求商戶每月交租,不能拖欠,因為業主也怕租戶欠交幾個月租後突然結業,令他們有損失。」◆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