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隨着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內地主要銀行年內第二次集體下調多期限存款利率,有助於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也有助於銀行利潤穩定。廣發證券宏觀分析師鍾林楠分析指,存款是銀行負債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競爭同質化,加上近兩年居民儲蓄傾向上升,定期存款比例升高,今年銀行存款負債成本不降反升,息差收斂壓力較大,影響貸款利率下降。
融資需求依然疲弱
銀保監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淨息差為1.94%,較一季度末繼續收窄3個BP,創2010年以來新低。而市場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6家上市國有銀行存款成本率均值為1.74%,比去年同期上升5BP;9家上市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存款成本率均值為2.08%,同比上升4BP;其餘21家上市城商行與農商行存款成本率均值為2.25%,同比上升3BP。「銀行息差已經降至極低水平,進一步壓降會削弱銀行補充資本、抵禦風險的能力。」鍾林楠認為,此次存款利率下調,可以通過降低銀行存款負債成本的方式來緩解銀行息差壓力,為貸款利率繼續下降創造空間。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則指出,目前信貸供需矛盾依然較大,今年5年期及以上LPR累計降幅達到35BP,在明年一季度重定價之後,將會對銀行營收形成較大擠壓,為此進一步管控銀行負債成本勢在必行。
此次重點調降中長期存款利率,意在激勵銀行信貸投放意願,推動「寬信用」順利進行。不過專家指出,隨着貸款利率持續下行,目前融資需求疲弱的主要問題並不是價格,而是需求,銀行要下功夫去挖掘滿足那些還沒有滿足的市場化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