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一連4日的「2022工展會購物節」於剛過去的星期一圓滿結束,總入場人次近6萬,總銷售額約6,000萬元,市民反應熱烈,亦為廠商會接下來兩大展覽活動「第9屆香港美食嘉年華」及「第56屆工展會」打下強心針,不過如果要真正復甦,只有盡快通關。

廠商會今年的「工展會購物節」是載譽歸來,汲取了去年的成功經驗和反饋,今次在規模、活動安排、產品種類、購物優惠、人流安排等方面,都盡善盡美,務求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購物娛樂體驗,讓市民能更愉快和盡情地購物。今次「工展會購物節」舉行的時間正值中秋節假期,會場內人頭湧湧,通道水洩不通。在購物節最後一日,一大早便有大批市民排隊,把握最後掃貨機會,場外更一度有近千名市民排隊等候入場。除了幫助市民掃平貨,我們亦希望可以協助參展商促銷,讓它們在疫情下捉緊本地內需商機,帶來一定程度收入,緩解經營壓力。

事實上,經過兩年多疫情的煎熬,不少企業的經營耐力已到極限。日前有連鎖餅店突然宣布全線結業,反映雖然市面似乎回復正常,市民的日常生活依舊,經濟其實仍有不少隱憂。

單靠內循環 難撐港經濟

香港地少人多,不過所謂人多,其實只有700多萬人口,絕不足夠負擔現時的經濟規模。因此,如果缺乏「外水」支持,經濟難言真正好轉。舉例說,在2018年,訪港旅客人數逾6,500萬的歷史新高,每月有500多萬遊客。反觀現時全球疫情有所紓緩,香港每月訪港旅客人數僅數萬人。要挽回有關差額,單靠內循環並不可能,唯有實現通關,才能真正做到。

落後大形勢 將失去優勢

無可否認,新一屆特區政府一直積極平衡抗疫與經濟。香港不能病死,也不能餓死,要實現兩者需要,並不容易。然而,國際大形勢是回復正常,當香港未能跟上,只會將過去幾代人辛苦經營的優勢拱手相讓。近年香港金融界的盛事香港金融科技周(FinTech Week),雲集香港、內地與海外的監管機構、金融企業及創科公司等,吸引金融界的注目。香港在區內的競爭對手新加坡,今年特意將其金融科技節(FinTech Festival)的舉行日期,與香港FinTech Week重疊,用意明顯不過。

最後,即使由「3 + 4」的防疫安排,更改為「0 + 7」,仍然落後其他地方。期望特區政府在可行情況下,盡快恢復正常通關。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