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背誦《桃花源記》,可以從故事結構入手。圖為西藏林芝市巴宜區嘎拉桃花源景區。 資料圖片

前兩次跟同學們分享了成語及古詩的學習方法,相信大家看到成語和古詩已經沒那麼犯怵了吧。這次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那什麼是文言文呢?文言是以先秦口語為基礎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也包括後來歷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使用這種語言寫成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簡單來說,文言文就是古代的書面語。相信大家面對文言文學習最頭疼的問題就是背誦。可能由於學習進度的原因,有時候大家對所學的文言文章還一知半解,老師就已經要求大家背誦及默寫了。

有些人可能覺得,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背下來再說,之後再慢慢理解也不遲。其實死記硬背不是不可以,只是效率很低,而且由於是強行記憶,所以記憶很難長久維持,也就是所謂的前背後忘,今天睡前背得好好的,第二天上課默寫時記憶已經支離破碎了。所以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先理解再背誦。

表面上看起來,「先理解再背誦」比起「直接背誦」好像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有句諺語說得很有道理,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最開始用來理解文章的時間,看起來好像被浪費了,但理解後的背誦絕對可以提高背誦的效率,而且記憶維持更久。下面我以《桃花源記》為例,帶大家一起具體體會一下什麼是「先理解再背誦」。

首先要通篇朗讀,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掌握所有字的讀音,第二是了解全篇的結構大綱。我們會發現文章以捕魚人為線,從他沿溪行捕魚開始,然後無意間發現桃花源並與裏面的居民相處,最後離開桃花源帶外人重尋但迷路。當我們掌握主線後,就要具體理解文章的意思了。

我們先從詞入手。文言詞分為文言實詞和文言虛詞兩大類,我們按不同的方法來掌握。實詞主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詞類活用、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而虛詞「之、乎、也、者、矣、焉、哉」之類掌握的具體方法是:結合語境,就句學習;分析歸納,注重積累;牢記複音虛詞,把握固定格式。

接着我們要學習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再之後就可以進行整篇的翻譯了。翻譯時要注意幾點:補充原句中省略的部分;按現代語法調整原句的語序;按實際需要適當增減原句內容,也就是所謂的直譯和意譯。經過以上的「細嚼慢嚥」,相信整篇文章已經令你印象非常深刻了。這個時候只要再稍微讀個三五遍,就能熟練背誦了。而且你會發現,當你之後複習再背誦的時候,很快就能撿起來,甚至多年後還會記得。

綜上所述,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其實文言文一點兒也不可怕。把文言翻譯成現代文的過程可以看成是破解密碼的遊戲,當你完整理解一篇文言文時,一定會獲得滿滿的成功感。因此,背誦文言文切記死記硬背不可取,理解後記憶更持久。

◆ 俞申蕊老師(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

隔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