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來港易」抵港者稱,沒有接種疫苗仍成功申請「臨時疫苗通行證」,並可自由出入受限制公共場所。圖為旅客經由深圳灣口岸入境香港。 資料圖片

有人循來港易入境無打針四處去 專家:感染風險低勿阻人員來往

根據香港「疫苗通行證」的規定,未獲豁免人士必須按時接種新冠疫苗才能進入食肆等指明處所。然而,有經「來港易」抵港的深圳女居民早前於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稱,她沒有接種疫苗,抵港後仍成功申請「臨時疫苗通行證」,並可自由出入迪士尼樂園等受限制公共場所。雖然過去「來港易」人士的陽性比例微乎其微,但有立法會議員直言,「疫苗通行證」應一視同仁,不論是本地人士或從境外抵港人士均應遵守相關接種疫苗要求。不過,有專科醫生則認為,內地防控管理使當地的感染風險較香港低,不應用「疫苗通行證」阻礙兩地人員往來。◆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

該名深圳女居民於早前在社交平台「小紅書」,以「8·18深圳到香港,沒打針也可以到處去」為題發文,指經「來港易」抵港可獲豁免強制檢疫,且即使「一針沒打」亦沒有醫學豁免證明,但仍可成功在郵局辦理「臨時疫苗通行證」,可於180天有效期內正常到所有公共場所及堂食。

根據香港現行政策,從海外地區或台灣地區抵港人士必須接受「3+4」檢疫,即在指定檢疫酒店強制檢疫3天,其後居家醫學監察4天,並在醫學監察期間受「疫苗通行證」「黃碼」限制,不得進入部分指明處所。至於循「回港易」或「來港易」計劃抵港的人士,則可獲豁免強制檢疫。

「臨時通」便利旅客進指明處所

特區政府醫務衞生局昨日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從海外入境香港的人士必須完成疫苗接種(即已接種兩劑疫苗),而接種疫苗的要求並不適用於從內地、澳門及台灣地區入境的人士。在本地的「疫苗通行證」要求下,一般而言,進入指明處所的人士需已接種三劑疫苗,但由於從香港以外地區抵港的人士或未能在相關地區接種「疫苗通行證」要求的第三劑疫苗,今年較早時為配合容許非香港居民入境,並便利短暫停留香港的人士進入指明處所,作為他們完成接種所需劑量前的過渡安排,由5月份起從香港以外地區抵港的人士(包括香港居民及非香港居民)可經抵港口岸或到18間指定郵政局申報其入境資料以獲取「臨時疫苗通行證」。

醫務衞生局又指,「臨時疫苗通行證」由抵港日期起計180天內有效,其間能替代疫苗接種紀錄進入「疫苗通行證」指明處所,但須在有效期內盡早按要求在本地接種所需劑量的疫苗。考慮到新冠疫苗已經在內地及香港以外地區廣泛接種,該局正考慮在郵政局及入境口岸發放「臨時疫苗通行證」的相關要求統一。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為,不論本已身處香港抑或從境外抵港人士均應一視同仁地符合「疫苗通行證」的要求,「既然必須使用『疫苗通行證』才能進入的處所有較高感染風險,所有人便應遵守,不應有任何寬限期。」

梁子超:勿阻礙港經濟民生發展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則認為,內地防控管理使當地的感染風險較香港低,不應用「疫苗通行證」阻礙兩地人員往來,「本身是否接種疫苗是對個人的保護多於防止傳播,『疫苗通行證』的重點是希望猶豫者盡快打針,不應為此有額外要求而阻礙經濟及民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