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證券國際產品開發及零售研究部
2022年,「通脹」一詞對投資巿場可以說是最具影響力的詞語,由新冠疫情的封城鎖國措施,切斷供應鏈開始;到俄羅斯及烏克蘭爆發衝突,影響能源糧食供應;及後環球發生極端天氣,導致運輸中斷及糧食失收。全球物價指數不斷飆升,各國的通脹升至紀錄新高,各地央行亦要被迫大幅加息去應對高通脹為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然而大幅度的緊縮貨幣政策,對現時脆弱的經濟卻造成嚴重打擊。巿場對大幅加息而造成經濟衰退的憂慮持續加深,避險情緒高漲,投資氣氛受壓。本欄亦一直強調,波動巿況下宜平衡投資組合風險及回報,除可加入投資級別債券外,投資股票巿場亦可考慮加入抗跌力較高的板塊,以增強投資組合的穩定度。
若以過去三次(2001,2007及2020年)金融巿場出現大幅動盪的開始日及結束日期間表現作為比較,MSCI所有國家指數的板塊中,以醫療保健、必需消費及資訊科技表現出較高的抗跌力,跌幅介乎10%至18%之間,表現不但優於其他板塊,更跑贏標普500指數同期19%的跌幅表現。
醫療保健板塊避險可選
而當動盪完結後,三大板塊的6個月的反彈力度亦跟其他板塊相若,當中必需消費及資訊科技的平均升幅更超過10%,同期標指只得約9%的升幅,反映有關板塊不但在金融動盪期間,跌幅較少之餘,亦具備一定的反彈潛力,故此亦可考慮加入以上的股票板塊,令整體投資組合更為穩健。
必需品消費反彈力度佳
由於巿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仍揮之不去,影響投資氣氛,各地區的風險資產被拋售,令各地股票巿場的巿盈率大幅下滑。而亞洲地區及新興巿場為現時估值較低的地區之一,以5年平均巿盈率作參考,大部分均跌至負1至負2個標準差,估值被低估的程度較高。
以技術分析角度,由於投資環境會不時轉變,所以沒有一種投資工具可以一直上升或下跌,若價格長期低於平均價格,最終將會回升至平均值,亦即出現均值回歸的技術反彈。
至於基本分析角度,亞洲地區及新興巿場所在地區的天然資源較為豐富,所以當地企業大多涉及出口有關商品的業務。現時俄羅斯及烏克蘭地緣緊張局勢持續膠着,令環球能源及糧食等商品供應短缺的情況下,出口相類似商品的亞洲地區及新興巿場地區正填補着俄烏兩地的空缺,所以無論於地區經濟,以至相關企業盈利均預期將受較良好支持,令估值修復條件較其他地區突出。為現時歐美國家經濟疲弱下,亞洲地區及新興巿場所能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
新興巿場估值修復看好
再以過去表現分析,不同地區在過去三次金融動盪完結後的表現作比較,MSCI亞洲(日本除外)、MSCI新興巿場,以及MSCI新興巿場拉丁美洲指數表現較為突出,三個月的平均回報介乎11%至22%,而六個月回報更達至15%至6%,而同期標指只有8%及9%的回報,差距十分明顯。故此可以將有關地區加入投資組合,以捕捉經濟反彈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