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工作的港人律師林廣健。 受訪者供圖

遊子在外,每逢中秋時節,格外想家。現年30歲的港人律師林廣健在廣州一間律師事務所工作,自新冠疫情以來一直未有返港,「遇上大時大節,特別掛念父母,最想和他們一起飲茶!現在肉身不到,只好發個電子紅包,聊表心意。」

聞在港父母確診心急如焚

在廣州打拚6年,林廣健的事業已上了軌道,工作更繁重,平日接案件外,身兼多間港資及內資中小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他可說是一個「大忙人」,要請假回一趟香港着實不容易。

中秋臨近,廣州的大街小巷已掛起彩色綵燈。林廣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廣州中秋節日氣氛受疫情影響,不似昔日濃厚,市民多在家聚會。近3年來,他都沒有回港探望家人,極之掛念,「平日主要通電話,大時大節便會視訊,大家都已經習慣。」提起雙親,林廣健語氣不禁帶點歉意,尤其父母曾於香港第五波疫情期間確診,「我當時心急如焚,卻不能在他們身邊,幸好家裏尚有弟弟,才放心很多。」

常憶一家人飲茶美好時光

雖然現在循「回港易」抵港,可免檢疫,但林廣健坦言,自己曾為返港深思熟慮,但要成功「搖號」回內地存在太大變數,「聽過有人搖了一個月才有!」一旦未能成功「搖號」,他就會滯留香港,影響他在廣州的工作,「未能如期返廣州的風險太高了,最怕麻煩同事、客戶,寧願忍一忍不回港。」無法掌握行程下,他只好將探親計劃擱置。

以往放假回港,一家人最喜歡的節目便是每天飲茶。林廣健說:「見到其他人飲茶聚餐,難免感觸。」今個中秋未能與雙親共聚食月餅,他說會透過視頻溝通,希望傳遞心意,最重要是父母身體健康。他希望「逆向隔離」可成功推行,讓他下次回港探親時,可以和雙親飲茶。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