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明珠

我佩服7A班戲劇的藝術總監一休,對應用戲劇於教學上,向有深入研究!

過去兩年在疫情肆虐下,他的7A班團隊,仍努力巡迴中小學或於線上舉行「戲說文言」(見圖)的教學計劃,活動多元,包括以戲劇演出、視覺形式或以學生擔任說書大使,通過互動來學習文言文,讓中小學生以這些活潑多元的創意方式來親近文言文,好!

日前,一休和負責戲劇的薛海暉於線上舉行「戲說文言」的總結分享會,疫情下有近70人出席分享會,難得!會上我看到此計劃的理念、設計精粹,並有不同的參與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分別講述實踐經驗和所得成果,使我們對此計劃的意義更加了解及認同。這計劃有效推動青少年學習中國古典文學文化,很有意義,透過有趣之戲劇方式及視覺上多媒體配合,各種活動能引起青少年的學習動機,行之有效。

有些人可能一開始時會想,教文言文,是要教學生去學習古代語言,但文言文中的,都是中國文字啊,所以不該以為是「教另一種語言」,這想法太局限了我們的教學啊。一休在計劃中提出了在文章語境中感受,從而讀通文言文中似懂非懂的字詞,例如「睨柱」,學生不是機械式地記熟這個字詞的解說,而是投入去理解相關人物怎樣去看,眼神、形態如何,從而將字的層面理解。或例如「一屠晚歸」以戲呈示,有景有人有心情。

此計劃致力為教學安排加入戲劇元素,如其中扮演說書人活動中,學生可嘗試進入古人的心靈世界,引發共鳴。

我欣賞一休此構思:以戲劇進入文言文經典所顯現的古代世界,當學生吟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同時看到自己的古裝影子在月下獨酌,他們的文言文學習就活了。文言文中的字詞,是古代語言的學習工具,我們老師常要我們認識當中的實詞虛詞、一詞多義、句式語法等,單是死記硬背,會感到沉悶;而戲劇為學生想像、創造了一個古典的生活文化場景,學生穿上古裝,投入古代人物的舞台,浸染在文言文的世界,不知不覺間,更能體會古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呢!

一休在此計劃的大膽創新設計,及在實踐中亦證明了非常有效,得到各參加學校師生的讚許。期望有更多學校和師生可以參加,也在實踐中共同研發出更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文言文學習。期待能實現,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