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裏頭有玄機。 作者供圖

連盈慧

遇到買菜歸來的同樓C座G太,說到「什麼都貴了!」大家一致有同感,可是疫情下貨運有欠暢通,物價上漲已是全球現象,只是漲得來合理,也就不計較了;雖然政府每次派錢之後,生意人看着大家「錢包」鬆動,價目表總改動多少,碰着有了意外錢,心情大好,大家也不會有怨言。

只是這次政府派發消費券後,AB兩大超級市場物價加幅百分點過於不大正常,就有點不得人心了。G太說她買慣A的雪藏深海鯧魚,消費券未入數前29元兩條(當時濕街市同體積活鯧魚還只賣25元。)消費券入數後第2天即時跳升到32元;其次X牌子金標500ml生抽,派錢前A與B同賣11元5角,派錢後更跳升到16元5角;至於B,一種花生味威化亦由7元9角漲至12元。

大家即時醒悟起「買物過三家」這句老話,可是還有第3家嗎?終於想到似乎還有這「另一家」,這另一家宣傳低調,行動積極,幾個月內已一聲不響開設了幾十間分店,看來真是有意省去廣告開支,降低物價吸引消費者,放在人人迷戀廣告這個瘋狂時代,此一行動和膽識真有點兒冒險,可是看着「另一家」生意漸有起色,香港人口之多,口碑一定不會差過廣告。

妙在「另一家」跟AB大招牌都用另一原色,冥冥中未知有意還是無意跟老爺行家鼎足而三,作風別樹一格,就她目前經營路線取向,着重口碑的精神應有理由值得嘉許,傳統老實生意人強調有麝自然香,不少百年老店就是全賴口碑生意做到遠近馳名。

也見過有些老店後人走在時代尖端,商品大賣廣告花費昂貴開支,削質減量,漸失信譽,銷路虛火上升得意過一段日子,忽然無疾而終。無他,積聚多年的聰明老顧客,發覺貨不對辦搖頭止步,無法再以足夠時日招徠同數量新顧客,生意就做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