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2022粵港澳大灣區(廣州)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24日在廣州揭幕,國產「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模型驚艷亮相。香港文匯報記者從博覽會上了解到,在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去年7月正式下線後,按照項目推進計劃,擬規劃建設工程試驗線。而目前粵滬浙等省都規劃建設高速磁懸浮線,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列入《廣東國土空間規劃》。而廣東也攜手中國工程院等單位開展「大灣區高速磁懸浮鐵路預可研」等重大課題研究,廣深段作為先行段開展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初步研究有5個線路方案從廣州經南沙或東莞連接深港地區。
磁浮等「黑科技」亮相灣區
在博覽會展位上,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連同「超級虛擬軌道快運」、空鐵列車、跨座式單軌、高鐵城際列車等「黑科技」亮相。其中,「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外觀十分酷炫,科幻感滿滿。這款「貼地飛行」神器被譽為當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受到現場觀眾熱捧。觀眾胡先生坦言,期待國產磁懸浮未來能與國產高鐵一樣,共同以「中國速度」享譽世界。
目前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懸浮將進入工程化落地階段。從工程試驗線到商業化運營,預計需要5到10年時間。
據初步研究,廣深港高速磁懸浮鐵路形成5個線站位方案。廣州考慮的始發站包括廣州東站、廣州站、珠江新城3個地方備選,線路途經東莞或南沙,再經深圳的前海或福田,連接香港九龍。
目標形成「半小時」交通圈
值得關注的是,5個研究方案都將廣深港三地的市區直通,並規劃在不同站點與當地地鐵、城際等線路相銜接。線路建成後,將能滿足廣深港的市中心「半小時」交通圈的目標。
相關交通研究專家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之前有專家推薦「廣州東站—莞城—(福田)香蜜湖—香港九龍」線路,因為該線路途經廣深港三地發展成熟的市區,預計年客運量近3,500萬人次。但他認為,線路較大選擇途經南沙、前海,以緊扣中央新印發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的實施,預計年客運量逾2,800萬到3,300萬人次之間,加強與香港的互聯互通與融合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