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中英街兩側居民一街共處,人文相融,是深港天然的融合場所,厚植着濃厚的深港愛國主義底蘊、歷史文化淵源和商貿傳統。《方案》提出創新中英街管理模式,將優化中英街功能定位,推動從邊境特別管理區向經濟合作區轉變,爭取延長中英街通關時間、提高免稅購物額度、放寬商品限購清單、放寬境外港澳台及外籍人士進入中英街限制、允許持有效證件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士進出中英街等政策。
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香港新界沙頭角碼頭正式開放旅遊的消息,讓香港新界沙頭角區鄉事委員會主席李冠洪激動不已。「如果將來真的將沙頭角禁區全部開放,遊客能夠便利暢達,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銜接,以及整個大鵬灣和印洲塘國際旅遊中心的呼應發展,都會邁出大步伐。」同樣心潮澎湃的還有中英街居民、香港鹽田同鄉聯誼總會會長沙錦濤。「這不僅是『北部都會區』發展的新篇章,也為合作區的發展開了個好頭。」
力爭國慶前開工
3年內完成改造
目前,中英街管理模式改革納入第二批綜合改革事項清單已報送國家發改委,中英街項目進入實質實施階段,力爭在今年國慶前開工。中英街管理局局長李春菊表示,為推動中英街蝶變升級,3年內將完成中英街兩側商舖、文化牆與魚燈舞廣場等公共空間改造,建成碧海樓會客廳、港澳青年雙創基地等公共服務平台,打造歷史底蘊深厚、深港風情濃郁的中心軸線和景觀環線,將中英街打造為弘揚愛國主義的教育示範基地、傳承歷史記憶的深港共生家園、煥發多元活力的商貿文旅聖地,推動香港沙頭角禁區與中英街邊境特別管理區連片開發、一體化發展。
1992年出生的港青曾梓浩,其父親早年在鹽田創建香港東方珠寶集團有限公司。如今,身為「珠寶二代」的他,除了將傳統珠寶行業融入電商,還積極組織深港青年開展交流活動,致力為更多到鹽田發展的港人搭建起橋樑紐帶作用。「鹽田現在也有不少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鼓勵更多港青在這裏就業創業。」曾梓浩認為,鹽田正不斷在便利港人港企發展上下功夫,讓更多的港人港企「走得過來、住得下來、融得進來」。
《方案》重點工作任務中提出,支持香港居民就業創業,爭取具有港澳執業資格的金融、醫療、建築、規劃、專利代理等服務領域專業人才,經備案後在合作區提供服務。高水平打造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多舉措鼓勵香港青年在合作區就業創業,構建全鏈條服務生態,推動在合作區內創新創業就業的香港青年同等享受人才、住房、醫療等公共服務保障政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