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新冠肺炎疫情下,通脹壓力不減反升,特區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7月份整體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9%,是約兩年以來新高。各消費類別當中,以電力、燃氣及水的升幅最驚人,按年升逾15%;其次是衣履、基本食品、外出用膳及外賣。有學者相信,在全球能源價格不斷攀升情況下,香港通脹有機會進一步上揚。

7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9%,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基本通脹率亦上升1.9%,兩者都較6月上升0.1個百分點。7月各類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中,升幅最高是電力、燃氣及水(上升15.1%),其次是衣履(上升6.5%)、基本食品(上升5%)、外出用膳及外賣(上升3.5%)等,住屋則錄得0.4%跌幅。

學者:通脹未見頂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7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總體溫和,由於一些主要入口來源地的通脹高企,外圍價格壓力預期在一段時間內將持續顯著。

樹仁大學經濟及金融學系助理教授袁偉基相信,通脹未見頂,「因為冬季歐洲入冬後,燃料需求更大。燃料需求更大的話,燃料價格會再上升,香港燃料價格跟着世界走,所以出現全球燃料價格上升,我們會跟着上升。」

他建議,特區政府適當推出電費補貼,紓解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