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年內第三次非對稱降息,專家分析指出,這是政府對經濟尤其是地產下行壓力加大的積極應對,而下半年內外需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仍需進一步加碼。
此次降息中,與房貸利率掛鈎的五年期以上LPR直降15個基點,一年期LPR只下調了5個基點,步伐相對審慎。中信証券明明債券研究團隊指出,在中長期貸款需求更需要提振的局面下,這是兼顧穩地產和防套利行為的結果。一方面,壓降長端LPR利率將有效降低居民和企業的融資成本,改善其加槓桿的意願。另一方面,控制短端LPR水平,可避免企業利用貸款資金空轉套利。此次降息前,一年期LPR報價為3.7%,已處於相對較低水平,如果下調超過10個基點,或引發套利行為,導致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而無法流入實體,降低政策效果。
房貸利率被高估 可能續調降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梁中華指出,現在房地產市場大周期下行,房貸利率明顯被高估,需要扭轉降息結構,五年期多降,一年期少降。「往前看,高估的房貸利率會繼續向下壓縮,五年期LPR可能會繼續調降。但短端利率如逆回購、MLF、一年LPR降息會比較謹慎,人民幣是新興貨幣,政策上需要在匯率和利率之間權衡,利率降多了就要放棄匯率,如果要穩定匯率,利率的下行從長期來看就會受到限制。」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易峘認為,利率下調有助於緩解房貸實際有效利率的上行,但或不足以扭轉房價的預期。去年下半年以來,隨着地產加速去槓桿,居民對房價上漲的預期發生逆轉,近期居民提前還貸的意願明顯上升,也從側面凸顯五年期以上LPR 報價相對房價預期,以及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來說,均明顯過高。
樓市下行拖累GDP 4個百分點
「隨着下半年內外需下行壓力加大,穩增長政策仍有待進一步加碼。」 易峘分析,在內地,地產周期再度下行可能拖累今年名義GDP增長約3-4個百分點。在海外,歐洲大概率於下半年陷入衰退,美國增長可能進一步減速,今年下半年中國出口可能整體減速,出口相關的行業和地區也可能受到較大影響。由此,穩增長政策仍需進一步加碼,以打斷增長下行的趨勢。◆ 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