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交所(0388)中期業績差過市場預期,半年少賺27%或48億元,中期息減少26%至3.45元,港交所股價昨跌1.6%報341.2元。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全球宏觀經濟脆弱、地緣政局緊張,加上市場動盪和疫情持續,使上半年業績較去年同期的新高,表現有所遜色,市場氣氛及成交量也見放緩。但上半年仍能推出SPAC上市制度、「ETF通」等,認為該所長期戰略清晰,相信能繼續保持優勢。
氣氛轉好 集資市場有望復甦
歐冠昇提到,在6月底止有共189宗上市申請正在處理,當中包括11宗SPAC的上市申請,他指出,這反映港交所優化了市場的微結構、擴大產品生態圈,令新股上市申請絡繹不絕,當中吸引不少優質中概股及SPAC來港;未來會繼續與內地夥伴合作,開拓大灣區的機遇與上市資源。
港交所披露,截至6月底,有189宗上市申請正處理,反映市場氣氛轉好,集資市場有望復甦。當中阿里巴巴(9988)及嗶哩嗶哩(9626)將轉為雙重主要上市,亦有助鞏固香港作為中概股回流上市的首選市場角色。
阿里雙重主要上市 助中概股回流
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則提到,自3月發生從未出現過的鎳市場事件後,該所旗下的LME,一直與監管機構及其他持份者緊密合作,並新增措施維持市場穩定,以及提升市場效率和韌性,目前已委聘奧緯諮詢獨立檢討此事,相關工作正進行中。
港交所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為89.4億元,按年跌18%,主因為日均成交減少,令交易及結算費、電子認購IPO的存管服務費均減少,加上該所的投資虧損淨額近3.8億元,而去年同期錄得收益逾4億元。
上半年現貨收入跌18%至26.3億元,當中交易費按年跌27%,主要是港股及滬深港通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分別跌28%及9%;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約11.9億元,按年跌10%。上半年的新股集資額為197億元,按年勁跌91%,只有27隻新股上市,按年跌約41%。
業績遜預期 花旗重申「沽售」
花旗指出,港交所次季純利僅22億元,較該行原預期低12%。有關純利按季跌19%,按年減22%。該所核心收入38億元,也較該行預期低2%。此外,由於投資收益較疲弱,導致整體收入比預期少5%;經營開支卻達17億元,按季升8%,按年增13%,主要因員工成本增加。
花旗續指,港交所業績屬非常疲弱,在收入低迷下,如此高的營運支出實在令人驚訝。另外,港股上半年的日均成交額按年跌27%至1,383億元,到了7月及8月,日均成交只剩約1,000億元,明顯低於第二季。故花旗重申港交所的「沽售」評級,目標價310元。
摩根士丹利亦表示,港交所次季的每股盈利為1.72元,較該行預期低10%。整體收入按年跌14%,按季減少9%,僅符預期,不單港股日均成交減少,連投資收益也較預期疲弱。特別是港交所開支按年增13%,按季升8%,使EBITDA利潤率跌至低於70%。故大摩只給予港交所「與大市同步」評級,目標價340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