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明牢記父親所教的「胡氏家訓」。作者供圖

車淑梅

6月4日98歲「電梯大王」胡法光先生離世,身為長子的胡曉明博士內心依然不捨,坦言身為「電梯大王」之子壓力甚大,「父親是萬能的,緊隨他的步伐也難於超越他。我10歲時,父親開始培養我們打橋牌、打網球,參加橋牌比賽。印象最深刻一次,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和父親一起去北京,有幸和鄧小平、丁關根打橋牌,鄧先生好欣賞我父親,也是當年第一批接見的港人。(打橋牌時要刻意禮讓一下嗎?)哈哈,鄧伯伯是橋牌高手,他讓我還差不多!」

胡法光先生長袖善舞,電梯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創出了售後維修一條龍的服務,領先同儕。但原來胡氏家族鮮有從商,祖輩均為民間辦學的先驅者,創辦了大同大學和中學,理念是科教興國,「其實我的愛國情懷也來自父親,我也特別喜歡中國歷史科和曾念祖老師。上世紀八十年代,我是教育委員會成員,教育政策好與否見仁見智,回歸後,國民教育一直搞不好,現在應去正視,年輕人有權去認知八國聯軍、中國積弱、十四年抗戰、新中國成立、文化大革命等等,那是不可迴避的事實,他們有足夠智慧去分析對與錯,當然也要讓他們了解近年國家的發展包括高鐵、環保、農業、特別扶貧方面的成就,不單有目共睹,更是全世界公認,受到聯合國的讚許。」

「坦白說,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都是憎恨內地政府的,特別母親的娘家在無錫本是一個好大的家族,一個大財團,但一夜間什麼都沒有了,外公由早到晚都在責罵和抱怨,我早已被洗腦……但現在他們能夠改好,我們應該以史為鑑向前看,我相信他們知道以前問題在哪裏,現在他們正為國家為人民做好事謀幸福,使中國人吐氣揚眉,我們應該支持。」

有人將胡法光先生家族和霍英東先生家族相比,有什麼看法?「其實我們兩個家族已有三代交情,我們好親切,互相尊重。差不多二三十年間每年都打一場網球父子賽,霍先生去世得早才停下來……(誰勝出?)我們旗鼓相當,其實我們絕對沒有競爭,都是為香港和國家運動界出力。不過現在啟剛出來了,可能將來我們家族比不上霍家了,我兩個兒子暫不回來,但二人都令我老懷安慰,全因當年我在柏克萊大學畢業,老父提出不用讀書太多,回來幫手,我教你更好……八年後我再到哈佛進修工商管理,令我日後做決定更有信心,因為那些理論都經前人驗證。於是告知兒子最重要讀書,我會無限量支持,結果他們都成為了博士。大兒子是心理學博士,幼子是生物工程博士,已有自己的初創公司。」

「其實父親是我的良師益友,我懂的差不多都是他教的,他強調待人以誠,不單誠實也要誠懇,錢並非衡量成功的指標,最重要貢獻社會,一個人真正的快樂就是令身邊的人快樂。」他說。

我很相信,這一句胡氏家訓一定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