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香港邁向創科中心的轉型之路困難重重,但過去十年亦不乏創科界獨角獸企業,以香港為搖籃脫穎而出。無人倉領域先驅企業——「海柔創新」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目前估值已逾十億美元。公司的兩名聯合創始人均是香港理工大學畢業的內地來港學生,他們的成功正是兩地人才交流成果的最佳例證。聯合創始人之一房冰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有眾多優秀大學,亦有不少扶助初創企業的資助計劃,海柔更是其中受惠者,曾獲理大資助70萬元創業基金,相信香港絕對有成為創科中心的學術基因和軟環境底蘊。
房冰與另一聯合創始人陳宇奇於大學期間結識,兩人分別就讀電子、機械相關專業,亦均有畢業後不進入職場直接創業的志向,在導師的鼓勵下,他們於2015年開始了第一次創業歷程,當時是以進入安老服務行業為目標,計劃在照顧長者、幫助中風病人復康等領域進行機械化研發,不過很快發現醫療技術上有較多認證門檻,創業團隊人員均沒有從醫資質,只能無奈放棄。「雖然最終沒有進入安老服務行業,但我們從中發現一個很明確的需求:整個社會需要解放青壯年勞動力,以提高社會生產力,作為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物流倉儲行業是很好的機會。」房冰說。
營收持續增長 內地前景可期
隨後,他們將目光投向正快速發展的物流行業。確立目標後,團隊與多個物流倉儲公司進行了大量的交流走訪,了解前線從業員的困擾,以及不同業務公司在各應用場景下的痛點,有針對性地研發無人倉機械人系統,令客戶的儲存密度及倉存調取效率得以大幅提高。「我覺得我們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技術,2015年時我們就想到要發明一種機器人產品,解放人力資源,到今天我們的產品更加成熟,可以在標準化機器人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客戶需求進行定製。」
2020年海柔創新營收實現了約10倍增長,去年增長約5倍,預計今年還將實現數倍增長;員工隊伍也從2015年時的約10人,擴張至現時約1,600人,當中一半是工程師。
據統計,截至去年,內地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已達1,126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數年還將保持高速增長,足見海柔在內地發展前景可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