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是次峰會還開展了「融入灣區戰略 建設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圓桌論壇,由大灣區院士聯盟理事會副主席、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主持,並與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李澤湘、香港科技創新聯盟主席盧煜明展開深入交流討論。
黃克強表示,香港基礎科研實現了不少「0至1」的突破,但將基礎成果轉化的「1至10」,甚至更大的向產業推進卻有所缺失,認為香港未來創科發展,需要有更多產業政策和頂層設計支持。他強調,香港創科人不能只關注本地市場,一定要放眼內地,探索更大的發展空間,事實上位於深圳福田區的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亦於今年落成,幫助創科企業做到「引進來,走出去」。
李澤湘直言,「北部都會區」是香港前進發展的重要一步,但需要加快速度,不要「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至於香港科研成果轉化不彰,他認為重點不在於香港欠缺科技專業人才,而是需要運營人才及以科技為基礎的創新者,解決科技與商業聯繫的問題,這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可以互補。他也指,目前內地的供應鏈生態體系正在新的突破點上,對新企業來說是很好的機會,冀香港加快行動,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
盧煜明提到,在轉化科技成果方面香港的確面對一些窒礙,如目前遺傳學信息不能跨境到內地,以及香港專利於內地不適用的問題,這需要兩地協作共同推進,他希望未來能夠放寬政策,讓香港知識產權也能在內地使用,建議特區政府對創科發展設定時間表並加快執行,「希望5年或10年後,我們不再是討論『計劃』,而是回顧香港科創成果的時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