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能夠成為萬物之靈,主要是因為人能掌握語言。語言的出現是為了交流,沒有交流,我們便無法互相理解,無法互相理解,也就難以分工合作,社會也就停滯不前。《舊約全書》裏記載了巴別塔的故事。一群人想要建成一座高塔,直通天庭,於是上帝把這些人的語言打亂,並使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如此看來,語言可以讓人互助合作,讓人同情共感,團結起來創造新事物,改變世界。語言的功能,絕對是龐大的。

人要傳情達意,可以靠身體語言、靠圖像,但要表達較為複雜或者抽象的思想,就必須依靠語言。語言既然是用來溝通的,那它必須有音有義。要表達的東西多種多樣,不可能每一句話都是我們學過的,那語言必須有一定的規則,我們才能以有限的規則生成無限的句子。

過往有些人認為漢語沒有語法,因為它不像印歐語言般有性、數、態的變化,但實際上這並不能說明漢語沒有語法,只能說明漢語有它自己的一套。

只要是語言,就必須有規則,否則人不可能賴之以傳情達意,更不可能用之以生成句子。

賓語放哪 古今不同

語言包含語法、語音、詞匯三個元素。語法在語言的發展裏是比較穩定的,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果我說:「我不擔憂別人不我賞識」,你一定會說這是病句。句子有語序問題,賓語「我」不應該放在述語(動詞充當述語)「賞識」的前面。句子應該改為「我不擔憂別人不賞識我」,甚或改為「我不擔憂沒人賞識。」

在古漢語裏,否定句代詞做賓語,賓語卻要前置。「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而》)這是一個複句,由兩個分句組成。兩個分句都用了「不」來帶出否定的意思,但賓語的位置卻不一樣。第一個分句的賓語「己」是代詞,出現在述語「知」的前面。第二個分句的賓語「人」是名詞而不是代詞,因此不用倒置。這例子說明了古今漢語的不同。

時不我與 排序有因

雖然如此,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的關係還是非常密切的,其中很多用法,尤其是成語,是直接繼承古漢語而來的。不了解古漢語語法,便很容易誤寫。比如「時不我與」這個成語,直譯「時間不親附我」,常用來感嘆錯過時機,追悔莫及,用法可以追溯到《論語·陽貨》:「日月逝矣,歲不我與。」「歲不我與」有否定副詞「不」,這兒的「歲」和「時」意義相近,代詞「我」是述語「與」的賓語,因此要前置。「時不與我」是用現代漢語語法變易了古代漢語,不是標準寫法。

◆ 陳美亞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