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

香港一向存在所謂深層次矛盾,事實上資本主義社會,大多存在貧富懸殊問題。在香港最普遍的矛盾,並非只有被標籤為「賺到盡」的大資本家與民眾的對立,而是置業者與沒有能力置業者的矛盾。

回歸前後,香港受亞洲金融風暴打擊,地產市道走下坡,2003年更因遭「沙士」侵襲,樓市雪上加霜,住宅紛紛淪為「負資產」,不少人歸咎於政府的房屋政策令樓市失衡。當年政府改弦易轍,由推出「八萬五」助市民置業,變成永久停建居屋助樓市復甦,樓價遂得以回穩。

資助房屋零供應,置業者只能選擇私樓,加上投機炒賣之風復熾,樓價遂再度飛升,慢慢與一般市民購買力脫節。政府卻未有因時制宜,及時而靈活地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而不少發展商更將市區樓盤,以豪宅包裝提價,為樓市火上加油。

樓價愈升,需求愈大。除炒家投機外,用家也為樓市帶來剛性需求。已置業者為改善環境樓換樓是其一,年輕人成家立室是其二;而根據統計,香港近年離婚率高企,令家庭一分為二,也為住宅帶來龐大的需求。

不少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眼見早年置業者,可以邊安居邊坐享樓價升值,而自己就算窮盡一生努力工作,也未必能「上車」,對政府、對時代、對有樓階層的怨氣,由是而生。

因此,文公子一直提倡,政府有責任幫市民安居,無責任助市民炒樓發達,所以應將居住市場與投資市場分家。近年政府重建居屋,而且定價不再與市價掛鈎,就是正確的第一步。

要解決房屋問題,必先解決覓地難問題。政府曾採用「見縫插針」的形式建屋,也推出「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區」等發展計劃,現屆政府更將解決房屋問題,視為重中之重的任務。

為何香港難覓地?最主要當然是因為香港本來就是山多平地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政府透過移山填海,開闢了不少土地建屋。然而,近年社會上興起要求注重環境和保育的聲音,既反對移山,更反對填海,樓宇起得太高太密,就被標籤為對社區健康造成損害的「屏風樓」,直接影響了近十多年的土地及單位供應。

財政司司長最近重提發展大欖郊野公園邊陲地帶,的確是一條好橋,然而卻受到環保組織的大力反對。文宣應對,暫時未見政府有何有力與具創意的回應。如果政府希望方案能順利獲得市民支持,就應致力於文宣心戰工作,方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