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雲集全球頂尖的金融機構及專業人士。然而,一個城市要吸引人才,除了金融貿易等硬實力外,亦要有其他配套,例如治安、教育、醫療及文化等,當中文化更能充分展示一個地方的軟實力,美國便利用這些軟文化實力影響不少年輕人。國家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有不少發揮軟實力的空間。現時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隨着西九文化區等設施相繼落成,香港要把握機會,培育人才,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同時帶動其他各行各業。
國家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商貿中心、亞太地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外,更成為國際航空樞紐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今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視察香港,分別參觀科學園及戲曲中心,反映他們對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及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支持。
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同時面向世界,形成中外文化融合的獨特一面。現時,不少文化藝術盛事均選擇在香港舉行,例如Art Basel、Art Central及Affordable Art Fair等。在2019年疫情前,Art Basel便錄得8.8萬人次入場參觀,其他國際知名拍賣行,亦在香港進行拍賣,為的就是香港擁有人財匯聚優勢。
此外,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相繼開幕。M+自去年11月12日起向公眾開放,至今年1月初受疫情影響暫時閉館前,已錄得超過38.3萬參觀人次;及後於今年4月21日重開,截至7月初,已錄得逾61.7萬名訪客,在短短4個月錄得100萬名訪客。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7月3日開幕至今,已錄得超過10萬人次入場,7月至8月合共超過27萬張門票已接近售罄。
附屬產業可從中受惠
文化藝術發展不單要求硬件建築,更需要軟件配合,例如人才培育。香港年青一代喜愛具創意的工作,而在文化藝術領域範疇,例如策展創作、活動安排、宣傳推廣等,均受年青人喜愛,可以給予他們發揮空間。另一方面,香港文化藝術產業起飛,亦有助吸引海外精英來港發展,香港年輕人亦能從中取經,汲取經驗。
最後,文化藝術產業不單是國家軟實力,也會引伸產生很多附屬產品工業,例如玩具工業、展覽業、旅遊業、運輸業、儲存及印刷業等,全部息息相關並可從中受惠,為業界締造商機。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