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反彈,近日每日均多逾4,000人確診,據醫務衞生局統計,當中四成患者需入院或入住隔離設施,但目前只啟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及兩間社區隔離酒店,其他相關設施處於備用狀態,提供約9,000間房的竹篙灣瀕臨逼爆。香港文匯報昨日接獲讀者陳先生求助,指其妻子確診4天以來,一直因病床不足遲遲未能安排入住隔離營或入院,夫婦倆連日來周旋在衞生署及消防處之間,說好的「出車」前來接人未兌現;其間他們狂試預約「指定診所」俱爆額,未能獲處方新冠藥物,「太太屬長期病患,好擔心有病無藥醫,令她病情惡化。」撲足4天床位,昨日剛好北大嶼山醫院有病人出院,才成功安排陳太入院。他慨嘆香港是否又重演第五波疫情期間,床位「爆煲」、公共醫療系統崩潰的狀況。

作為密切接觸者的50餘歲陳先生,正在家中隔離,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電話專訪時,講述事件來龍去脈 。他透露,45歲的太太上周六(30日)收到核酸檢測陽性的短訊,他則仍是陰性。「屋企只有我們兩人,她即時入客房自我隔離,當晚大家分頭呈報衞生署。」由於他們共用廁所,加上兩人同患高血壓等長期病症,格外擔心染疫後較難控制病情,「太太擔心傳埋我,兩個一齊病晒,無人照顧咁點算?」
致電衞生署消防處不得要領
他們呈報時已表明需要將患者送入隔離設施或入院,以為即將會被接走,所以陳太當晚便開始執拾行李,準備隨時入營。豈料等足4天,其間他們不時致電予衞生署及消防處熱線查問,「真係要好有耐性,有時聽完10分鐘電話錄音,才有真人對話。」衞生署曾指,其太太收到隔離令後,很快便會獲送入營,但收到隔離令後電話來來往往,衞生署及消防處只着他「等安排」,始終得不到確切資訊。他苦笑打電話打到記得熱線職員的聲音,「打到我都認得消防處接線生把聲!」
今次遭遇,也令陳先生十分擔心特區政府的抗疫能力,因衞生署與消防處的熱線職員曾提及,近期確診人數眾多,處理需時,床位亦相當緊張。「我諗住這兩個部門經過第五波後,可以協調得更加好,如公開隔離營及醫院即時入住數據,讓市民查閱,一旦有空位病人可自訂抗疫的士入營,市民就不必要電話查問,但原來他們無協調。」最奇怪是他們一直未收到政府送來的電子手帶及陳先生的隔離令,更遑論抗疫物資。
從未收到電子手帶抗疫物資
「撲床位」撲個空,無奈之下,陳先生只得一邊依從衞生署指引,在家中戴上口罩,每次太太使用廁所後進行大消毒,一邊等候政府派員接人。「幾時嚟?去邊度?通通唔知,只好叫自己耐心忍耐。」
最令他擔心是太太有病無新冠藥食,連日來備受喉嚨痛、咳及頭痛等病徵折磨,「睇見新聞,有確診者明明今日無事,隔日就走咗,佢有事點算!」他倆幾乎天天嘗試預約「指定診所」領取處方新冠藥物,但一直不成功,「我每日朝早、下午,凌晨,任何時段都試,預約全部滿額!真係諗住最後要靠親友幫手買。咁搞法,即使市民想居家隔離,政府也沒有足夠支持。」
等了又等,熱線打了又打,確診第4天的陳太昨日終獲送入北大嶼山醫院,原因是該院剛剛有病人出院,才成功安排陳太入院。
陳太太確診送隔離經過
7月29日(五)
陳先生陪同太太向私家醫生求診,陳太當時已出現喉嚨痛、咳等病徵,被診斷為感冒。二人為安全起見,同往流動採樣站接受核酸檢測
7月30日(六)
下午約3時,陳先生接獲檢測結果陰性的短訊通知,但太太傍晚約6時許,接獲初步陽性通知,當晚呈報衞生署,陳太登記要求入住隔離營檢疫,陳先生則登記作密切接觸者
7月31日(日)
陳太收到隔離令。陳先生早上致電衞生署熱線,交代太太為長期病患,希望盡快安排太太送往任何的隔離設施,對方着他耐心等候,但指近期每日確診人數持續超過4,000,需時處理入營申請。之後,陳先生不時再撥打熱線,但一直未有接通
8月1日(一)
陳先生早上致電追問衞生署,會否安排當天送營,職員稱會派員接人,惟陳先生苦等,遲遲未獲通知。陳先生擔心太太病情,改為致電消防處熱線,對方指尚未收到衞生署的「出車」指令,着他繼續等,但等到當晚11時,也沒有任何回電
8月2日(二)
早上10時許,陳先生終於收到衞生署回電,稱已通知消防處接送病人,着他等消防處通知。等至下午1時,他致電消防處查問進度,對方解釋原本安排陳太前一晚送往北大嶼山醫院,惟其時床位已「爆滿」,原再打算改送竹篙灣檢疫中心,但也爆滿,當時仍努力找床位。陳先生無奈收線,未幾收到消防處回電指北大嶼山醫院剛騰出一個床位。終於在下午4時許,陳太搭上抗疫的士入院接受治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