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24日我在本欄發表一篇題為《最早的粵語流行曲——「跳舞粵曲」》,結語提出「跳舞粵曲」對粵語流行歌曲的發展來說,應被視為最早一代的粵語流行曲。該文主要資料來自《王粵生小傳》。同年,容世誠教授出版《粵韻留聲—唱片工業與廣東曲藝(1903-1953)》一書,書裏引述1950年在香港創刊的娛樂周報《七彩》第5期「香港舞廳舞院之『最』」,容教授摘錄了數條如下:最華麗的夜總會是麗池舞廳、最大舞池是凱旋舞廳、最多廣東舞小姐是金鳳池、最有趣味的菲島歌手是大都會、最多粵曲聽的是荷李活、最經濟而又平民化是夢鄉、最多名舞師的學院是百樂門。從容教授引述的資料,可見戰後香港不少舞廳都設粵曲演唱以娛舞客,不過其中以「荷李活」舞廳演唱粵曲最為頻密。

該雜誌同期又刊登《舞娘速寫集》一文,描述香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舞廳內的粵曲演出,而主唱粵曲的是「巴喇沙」舞廳的舞小姐萍姬。文章記載「前天晚上,當陳燕芬唱畢一曲《啊,賣大令》之後,她(萍姬)一時技癢,跑上台前,對着咪高峰,唱了一支15分鐘長的粵曲。有二王、中板、滾花、南音,還有苦相思。幸而伴奏的小提琴樂家乃陳紹,假如是阿拉樂手,或菲樂人,這一曲就會叮板滿場飛」。陳紹是著名廣東音樂家,「巴喇沙」舞廳特聘這位著名資深樂師擔任小提琴伴奏,可見粵曲是戰後香港舞廳的主要演唱曲種。我想在舞廳演唱的粵曲總要有伴舞功能,也就是「跳舞粵曲」了。

容教授最後總結地說:「戰後的香港舞廳,延續了啟端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用西樂以奏粵譜』的跳舞粵樂。甚至可以說,五十年代的舞廳是香港通俗商業音樂文化的縮影,南北中西流行音樂的匯聚空間,也是這類混雜的音樂環境,孕育出香港五十年代『粵語流行曲』的胚胎。」

我在前兩期根據《吳永泰先生訪談錄——廣東音故事(二)》一文的資料,提出「四大天王」呂文成、何大傻、尹自重、程岳威(爵士鼓)於1920年代曾在上海的大中華舞廳駐場演奏精神音樂的往事,如資料屬實,可支持容教授的結論正確之外,也排除了粵語流行曲源於1950年代初期粵曲中的小曲的主張。對於考證粵語流行曲出現的年份很有參考價值。《吳永泰先生訪談錄——廣東音故事(二)》一文在Greenleaves Blog刊載,有興趣的讀者可在網上搜尋。當然,資料是否正確,仍有待學者考證。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