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智科技創辦人謝智衡指,大灣區有很完善的產業鏈,串聯起來可讓事業做大做強。
◆ 妙智科技虛擬現實手術規劃系統。

2019年中央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大灣區」這個名字從此被世界認識,然而怎樣分羹大灣區的機遇,可能就未必人人了解。不過,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物理博士、今年40歲的妙智科技(MVisioner)創辦人謝智衡,則可謂相當熟悉,他比不少人更清楚了解怎樣充分利用大灣區的產業優勢,來發展其醫療科研事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殷考玲

謝智衡目前正在大灣區發展醫療科研事業,他2015年成立公司,並在香港數碼港拿到第一筆資助,及後前往深圳進一步拓展事業,目前在香港、深圳和東莞松山湖都有其團隊。

產品獲逾百家醫院應用

「大灣區有很完善的產業鏈,我們落戶在香港、深圳和東莞松山湖,每個地區都有其特性,例如是公司在深圳做軟件開發,在廣州做醫療器械認證和臨床實驗,並且利用東莞的硬件開發,加上其速度和產業鏈的配套,進行硬件生產和研發,其後在珠海進行產品的展示,最後運用香港的國際化平台讓產品衝出去」,謝智衡巧妙地將大灣區不同城市的強項串聯起來,將事業做大做強。

謝智衡創立的手術機器人軟件項目,現時在內地逾100家醫院應用,妙智科技亦憑藉多年在人工智能、醫療影像、計算機、物理、虛擬現實等方面的技術積累,打造全新智能外科手術引導平台和全息醫學教育平台。

對謝智衡來說,乘坐大灣區的創業快車,大灣區是一個高度適合科創的地方,除了大灣區擁有完善的產業鏈外,也獲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加上各地人才聚集,融資等渠道又相對容易,他很鼓勵香港年輕人到大灣區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謝智衡近年在香港和內地兩邊走,新冠疫情開始後長期在內地居住及專注事業發展,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他的感受特別深,「我覺得回歸是歷史的必然過程,而我們可以見證着這一部分就更有意思。」

港着重融合 掌發展優勢

基於多年兩地走的觀察,謝智衡感嘆,如果香港能夠把握1997年至2008年內地高速發展資訊科技(IT)的機遇,將香港優良的IT系統帶入內地,香港的經濟成就可能更大,「我們可能錯過咗10年,但係近數年香港又重新掌握返個優勢,因為香港政府很着重與內地的融合,加上憑藉2019年中央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令到香港可以快速把握內地市場。」

謝智衡形容,比起之前的20年、15年、10年的回歸周年,今年25周年更有意義,因為今年更能看到香港和內地更緊密的融合與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