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米

我前一陣為了預防疫情,天天煮陳皮生薑水飲,但時間一長,我的胃受不了,胃酸倒流、呃逆。我吃了一段頗長時間的粥,才將胃養好。

粳米可能大家聽起來很陌生,但它的別名我們就很熟悉了:大米、白米、硬米。《漢語大詞典·米部》曰︰「粳,稻之不黏者,今指一種介於秈稻、糯稻之間的晚稻品種,米粒短而粗,米質黏性較強,脹性小。」通俗來講,就是我們日常吃的大米。粳米可「治一切諸虛百損」。

《本草綱目·卷第二十二》載粳米:「甘、苦、平、無毒,益氣,止煩止渴止洩;溫中,和胃氣,長肌肉;壯筋骨,益腸胃;通血脈,和五臟,好顏色。」李時珍曾對粳米給予了高度評價,書中還言其有「治一切諸虛百損,補中益氣,強筋壯骨,生津,明目,長智」。聽起來不可思議,我們天天吃的大米竟然有那麼多的功效。

藥用的米以一年期陳米為佳,《醫學入門·卷二》專列「陳倉米」一項,認為︰「陳倉米鹹酸澀溫,調胃能止洩如奔,寬中下氣除煩渴,更消蠱腫封瘡痕。」可見藥用的粳米很有講究,宜陳粳米,「陳」並不是越久越好,而是以一年期陳米為好。

粳米煮法不同功效也大不同,炒大米可止瀉,唐代昝殷所撰《經效產寶·卷之上》載「治妊娠痢白膿」,粳米應「炒令黃色」,將大米炒焦至米黃色,可起到溫脾止瀉祛濕的作用。

如何炒焦米?

1. 取適量大米,進行簡單沖洗,瀝乾水分,平鋪成一層在盤子上,晾乾。

2. 鍋燒熱倒入先大火翻炒2分鐘,再轉小火翻炒,一定要不停翻炒,防止炒焦,必要時可以把鍋拿起來輕晃有助於米均勻受熱。

3. 炒至焦黃色關火,散發香味即可,不要着急盛出焦米,利用鍋的餘溫,讓焦米繼續加熱一會兒,放涼後用密封罐盛好。

大人小孩慢性腹瀉可試試焦米粥,取適量焦米放水煮,大約煮半個小時即可,有一股濃濃的炒香味,米湯焦黃色為最好,可以盛出來給寶寶當水喝,粥可以給大人吃,對腸胃也很有好處。

焦米泡茶健脾、減肚子,取約30克焦米沖泡,一定要剛剛燒開的沸水,泡了後最好用保溫杯燜一會兒,喝焦米水,焦米也可以吃掉,堅持食用,有健脾、減肚子的功效。

粳米汁補養作用大,中醫認為,大米熬粥後大部分的營養和精華都在粥水中,最為滋補的部分在於粳米汁,也是我們常說的「粥油」,即是用粳米熬稀飯或做乾飯時,凝聚在鍋面上的一層粥油。

粳米汁性味甘平,具有很好的補養作用。《藥性要略大全·卷之四》云︰「粳米汁,主心痛,止渴,斷熱毒痢。」《紫竹林單方》中甚至提到粥油可調經助孕,「孕治精清不孕方,用粥油日日取起,加煉過鹽少許,空腹服下,其精自濃」。

糙米雖糙,但有妙用;糙米雖糙,但營養價值卻非常高。這個價值主要體現在皮上,就是我們所說的米糠,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米秕即米糠,味甘、平、無毒,主通腸開胃,下氣,磨積塊,作食能充滑膚體,可以頤養。」米糠能幫助人通暢胃腸,改善消化不良和便秘的症狀。現代營養學研究還發現,糙米還適合於肥胖及糖尿病人群。◆香港註冊中醫師楊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