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創新聯盟」成立暨「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啟動儀式昨日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金文博)新成立的「香港科技創新聯盟」昨日宣布推出「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是香港首個針對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以及金融科技5大領域的公益性科研獎項,每年獎勵金額達1,000萬港元,由即日起至9月底接受提名。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為儀式致辭時表示,香港創科發展得到中央明確支持和肯定,必須把握好時代發展大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相信科創聯盟能夠強化香港產業、學術、科研之間的交流合作,而中銀科創獎更可鼓勵年輕一代的創科業界,將科研成果推上更高台階,為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作出貢獻。

「香港科技創新聯盟」成立暨「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啟動儀式昨日舉行。聯盟由一眾香港產、學、研的科創業界代表發起,強調「科技·創新·向未來」,旨在助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成立宗旨包括:促進聯盟會員之間的跨學科交流與創新合作,發掘合作研發項目,為香港科技創新發展作出貢獻;探討與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相關的政策,為香港科技發展出謀獻策;協同香港政府部門、產業界、學界、研究機構等,推動大灣區科技創新合作與發展;通過開展科技教育和科學普及活動,增加大眾對科技的認識及興趣,提升香港科技創新氛圍。

聚焦5大領域 設5獎項

由聯盟主辦的「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是由中國銀行(香港)冠名贊助的公益性獎項, 獎勵總額為港幣1,000萬元,獎勵主要在香港進行科學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並取得傑出成就的個人和團隊。科創獎設有5大領域: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及金融科技。每個領域每年產生1個獎項,共5個獎項,每名獲獎者(或團隊)將獲得港幣200萬元獎金。獎項提名由昨日開始,9月30日截止,評選結果將於12月公布。

李家超在昨日的啟動儀式上致辭表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1日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到,香港創新科技產業迅速興起,更親自視察香港科學園,表示國家已將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可見對香港創科有很高的期望。在國家支持下,「我們必須把握好時代發展大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強調,將會帶領特區政府全力全速推動香港創科發展,推進香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產業鏈的結合和優勢互補,建設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圈,加快智慧城市發展,好好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把香港建構成國際創科中心。

對科創聯盟的成立,李家超表示,這正好反映香港創科界上下一心,對香港未來的堅定信心,相信聯盟一定能夠強化產業、學術、科研之間的交流合作,對香港創科發展產生積極作用,並相信中銀科創獎的設立,將會鼓勵創科業界,特別是年輕一代,積極將科研成果推上更高台階,為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作出貢獻。

盧煜明:融入國家發展好時機

科創聯盟的創會主席,是被譽為「 無創產檢之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的盧煜明。他在啟動儀式上致歡迎辭表示,香港作為國家科技戰略的重要部分,擁有雄厚的科技基礎和科研實力,同時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全面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中央將科技創新列為國家強大的戰略策略,加強建設科技強國,正正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一個非常之好的時機。

他表示,香港科技創新聯盟在中銀香港的支持下,設立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瞄準香港與國家最需要的戰略性重點科技,作為實際推動香港科創的行動,相信聯盟在大家的支持下,一定可以聚集起所有的持份者,令香港的科技創新可以融合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和祖國作出最大的努力。

聯盟其他成員包括由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擔任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趙汝恒、香港大學副校長申作軍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副校長吳宏偉、中銀香港首席信息官鄭松岩等4位擔任副主席。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等高校學者與科技創新界人士共14位擔任顧問。

譚鐵牛勉加強灣區城市創科協同

在昨日舉行的「香港科技創新聯盟」成立暨「中銀香港科技創新獎啟動儀式」上,出席主禮的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在致辭中向「香港科技創新聯盟」提出3點期望,包括要凝聚好政、產、學、研、用等方面,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創科協同,以及為香港創科發展建言獻策,並加強科普教育。

譚鐵牛。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譚鐵牛表示,期望科創聯盟能夠廣泛凝聚力量,在推動政、產、學、研、用方面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加強成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加強與政府部門、產業界和學術界之間的溝通聯繫,加強特別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之間的創科產業協同,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匯聚推動香港創科發展的蓬勃力量。

他又期望科創聯盟為助力香港發展成國際創科中心方面積極建言獻策,發揮科技智庫作用,了解世界科技前沿,立足國家和香港發展的實際需求,深化創科政策,幫助特區政府做好創科發展的頂層設計。

譚鐵牛又期望聯盟加強科普教育和重視科普工作,在培養創科人才方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通過組織公眾科普講座、科技展覽及組織科學家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開展科普教育,激發青少年對創科的熱情,提升全社會的創科氛圍。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