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亮

王正亮,在父親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初中已接觸玄學,後得佛法老師傳授陽宅風水及文王卦。直到2013年,通過禪定悟出與際遇相應之姓名學,依此因緣,公開奧秘,望有緣人得到裨益。

中華五行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代表五德。金主義、木主仁、水主智、火主禮、土主信。今期所敘述的歷史人物劉禹錫,姓名五行組合戊土乙木癸水,與柳宗元,其姓名五行組合庚金乙木和辛金正是信與義的代表。

土的文化,重信、堅毅、忍辱、隨遇而安,甚至可安貧樂道、重孝、盡忠、大局為重。當然,此乃優秀品格的土。否則,反差則是自私、迂腐和執着……

試看看,因政治鬥爭下失勢被貶之劉禹錫與柳宗元,同時被貶,亦是好友,柳宗元所展現金的人格品質與劉禹錫完全不同。金是非常有為的概念,相信法則、方法,非常進取,為人有義氣!故曾連夜寫奏章,說明劉禹錫的母親80多歲,需人照顧,請求派給他柳州的官職跟劉禹錫對調!而從五行攻克學中,也能看出他們的友誼。

1)禹字的「乙」木是劉禹錫的內卦會與「庚」金合,合即合拍,情投意合。

2)而禹字與宗字五行皆「乙」木,彼此皆視對方為自己人,知心朋友。

故柳宗元的義氣之舉,劉是永記心中的。雖他們一起失勢被貶,但畢竟土與金的特質不同,因此各人面對衝擊的心態取捨也有不同。

有一次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劉禹錫被貶到朗州。永州和朗州都在南邊,離長安很遠,那時候還是邊遠落後的地區。

他們倆在那裏一住就是十年,日子久了,朝廷裏有些大臣想起他們來,認為他們都是有才幹的人,放在邊遠地區太可惜了,就奏請憲宗,把劉禹錫、柳宗元調回長安,準備讓他們在京城當官。

劉禹錫回到長安,感到長安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朝廷官員中,新提拔了很多他過去看不慣、合不來的人,心裏很不自在。

京城裏有一座有名的道觀叫玄都觀,裏面有個道士,在觀裏種了許多桃樹。時值春暖季節,觀裏桃花盛開,招引了很多遊客。有些老朋友邀劉禹錫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劉禹錫過了十年的貶謫生活,回到長安,看到這些新栽的桃花,觸景生情,就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劉禹錫本以詩著名,這篇新作品一出來,便在長安傳開了。有一些大臣本來就不願意召回劉禹錫,讀到這首詩,就開始仔細琢磨裏面的含意。也不知道是誰說,劉禹錫這首詩表面是寫桃花,實際是諷刺當時新提拔的權貴。

這一下子捅了馬蜂窩,唐憲宗對他也不滿意起來,本來主張留他在京城的人也不便說話了。劉禹錫又被貶到播州去做刺史,刺史比司馬高一級,表面上是提升,其實是貶官,因為播州地方比朗州更遠更偏僻,那時候還是荒蠻之地呢。

劉禹錫的老母親已經80多歲了,需要人照顧,如果跟着劉禹錫一起到播州,上了年紀的老人很難受得了這個苦,這使劉禹錫感到為難。

這時候,柳宗元在長安也呆不下去了,朝廷把他改派為柳州刺史。柳宗元了解劉禹錫的困難情形,決心幫助好朋友。他連夜寫了一道奏章,請求把派給他柳州的官職跟劉禹錫對調,自己到播州去。

柳宗元待朋友一片真心,讓許多人很受感動。後來,大臣裴度也替劉禹錫在唐憲宗面前說情,憲宗總算同意把劉禹錫改派為連州刺史。以後,劉禹錫又被調動了好幾個地方。14年後,裴度當了宰相,他才被調回長安。

劉禹錫重新回到京城,又是暮春季節。他到玄都觀舊地重遊,知道那個種桃的道士已死,觀裏的桃樹被吹倒和枯死了很多,滿地長着野葵燕麥,一片荒涼。他想起當年桃花盛開的情景,聯想起一些過去打擊他的宦官權貴在政治爭鬥中紛紛下了台,而他自己卻是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見解。為抒發他心裏的感慨,他又寫了一首詩,詩裏說:

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花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一些大臣聽到劉禹錫寫的新詩,認為他又在發牢騷,很不滿意,便在皇帝面前誣毀他。過了3年,他又被派到外地當刺史去了。

說罷劉禹錫,又要說回被貶柳州的柳宗元,因環境惡劣,被貶的柳宗元初到就得了兩場大病。他勤勤懇懇地埋頭苦幹:廢除奴俗,解放奴婢;組織群眾發展生產,關心民生疾苦;興辦學校,提倡文化教育;公正對待當地少數民族。幾年下來柳州變得氣象一新,他本人也得到了柳州民眾的真誠擁戴。柳宗元在他生命的最後歲月裏,在4年的柳州刺史任上充分展現了他的政治才華,造福了一方百姓,這就是金的有為作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