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玉雖然是明朝開國名將,但最終被朱元璋所殺。圖為朱元璋畫像。 資料圖片

明初曾發生「四大案」,其中的「藍玉案」,是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誅殺謀反之大將軍藍玉的事件,隨後被株連殺戮的功臣宿將,竟達數萬人。

有人評論說這是朱元璋鳥盡弓藏,可共患難而不可共安樂,為鞏固皇權而誅戮功臣宿將。不過,有人說這是藍玉咎由自取,他所犯的忌罪,跟日後清朝雍正所收拾的年羹堯竟是那麼相似,二者真的可相提並論。

藍玉,可以說是繼徐達、常遇春之後,最得朱元璋器重的大將,而他也不負所託,立下無數戰功。洪武21年(1388年) ,他率15萬大軍,出塞追擊蒙古軍隊,直追到捕魚兒海(今貝爾湖) 。

此役藍玉擒獲了元宗室官民近8萬人,牛羊15萬頭。最重要的是收繳了元室的金牌寶印玉璽等信物,完全摧毀了元朝官職體制。藍玉因而名震天下,「帝大喜,賜敕褒勞,比之衛青、李靖。」

之後,他又多次北征蒙古,立下赫赫戰功,被晉封為涼國公。他「復請籍民為兵,討朵甘、百夷」。又「數總大軍,多立功。太祖遇之厚」。

藍玉統兵多年,在軍中頗有威望。麾下驍將眾多,個個勇猛善戰。藍玉卻自恃功高勢大,驕橫不法。在軍中,他擅自黜陟將校,進止自專,甚至不聽君命。

朱元璋在處理胡惟庸和李善長兩起謀反案時,查到藍玉是拿到胡、李之罪證的,但他並沒有奏報皇帝。這些私心,是多疑多忌的朱元璋所不能接受的。

藍玉確也日漸恣意驕橫,蓄養了許多莊僕家將,乘勢橫行霸道;又廣收義子養子,可為他出死力。這一點有什麼意思,朱元璋最清楚。他最初起兵,也是廣收義子和幕僚,為他打天下,就連親外甥,也改為養子。

也許朱、藍都想效晚唐李克用,培養起忠心又善戰的「十三太保」,但藍玉為何要私自培養私家的實力?為什麼要學「我」?是要造反嗎?這是朱元璋不能坐視的。

藍玉也太過不守法。有一次,他強佔了東昌民田,私蓄奴婢,縱奴作惡鄉里。御史要查問,他一怒將御史趕走。又一次,他北征還師,夜抵喜峰關。關吏未能及時開門接納,他竟縱兵破關而入。武人恃功,無視國法,這舉動顯然引起了朱元璋的猜忌。

當日藍玉俘獲元宗室妃子時,竟入帳姦污,導致元妃羞愧自殺。元妃雖是俘虜,但也是皇帝的女人,他如此妄為,可能令戰禍再起。而他如此僭越,亦違國法。

他為培養實力,就要增加經濟收入,膽敢販運私鹽。他讓家人私買雲南鹽萬餘引(200萬至400萬斤),進行走私,直接觸犯國法。而且,他向朱元璋的奏請,若未得完全接納,就會口出傲慢言語,屬於「無人臣禮」了。

藍玉和雍正時的年羹堯都是多年在外征戰,軍中只講軍紀,只聽軍令,不會講仁義道德。這些廝殺漢只會聽帶他們打勝仗的英雄統帥的號令,所以雍正叫年羹堯的部將卸甲休息,說了三次也沒人動,到年羹堯輕說一句,就照辦了。你猜皇帝怎會不忌呢。

藍玉西征回來,朱元璋授其太子太傅的官,那是保障儲位的,十分重要和有面子的,但藍玉不高興,說:「不樂居宋、潁兩公下。」(指宋國公馮勝和潁國公傅友德),即不願居官在別人之下。又言:「我不堪太師耶!」這是擺明爭權,還指責皇帝獎賞不明,公然打皇帝的臉。

藍玉自己擅自將部下升職,好像後來吳三桂時選的叫「西選」,年羹堯選的叫「年選」,這樣跟皇權平分秋色,皇帝只會更快要將你解決。

藍玉之女,已冊封為朱元璋的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藍玉的姐姐,嫁予常遇春為妻。常遇春的長女,即藍玉的外甥女,則嫁予皇太子朱標。這可算是一門榮寵,可惜他犯忌太多,自然會遭禍,也不理什麼兒女姻親了。

洪武26年,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查到他聯同一公、十三侯、二伯,預備乘皇帝出獵時舉事。朱元璋即下旨,以謀反罪逮捕其下獄。不理你是戰功彪炳、安邦定國的大將軍、一代「戰神」,他也讓你不得善終。

心狠手辣的朱元璋竟下旨將藍玉「剝皮實草」、抄家、滅三族。劊子手將藍玉由頭到腳,連鬚帶毛的整張人皮剝下,再塞滿稻草,然後送還蜀王府,給其女蜀王妃「留念」(因是王妃才免死)。

殘忍的朱元璋這個大清洗,目的是鞏固軍政大權,可惜日後建文帝遇「靖難之變」時,皇帝身邊竟再無大將了。

◆ 雨亭(退休中學中文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年)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