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邊芳與徒弟在交流。 受訪者供圖

為了在孩子們的內心埋下一顆陶瓷的種子,盧邊芳在社區的「四點半課堂」活動中當志願者,給孩子們上陶瓷文化課;也帶領孩子們走進工廠,親身去探索瓷器的奧妙,感受歷史窯火不熄的溫度。

專業人才稀缺 惟靠師徒相授

「說實話,陶瓷文化有8,000多年的歷史,我自己了解的也是冰山一角。我只能從一兩個小切點入口去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對陶瓷有一個淺淺的概念。」盧邊芳說,很多孩子們上完課以後眼神冒光,充滿好奇。

「我希望孩子們從小接觸陶瓷這個東西,等到他長大,對陶瓷文化有更深的認知的時候,願意從事這個行業。這樣我們陶瓷才能源源不斷生生不息,得到更好的發展。」據介紹,陶瓷配色師目前尚無大專院校培養對口人才,需要工廠自己去進行傳幫帶的工作,而傳授方式則是師徒相授。「我們這個行業入門門檻不高,只需要一個基礎的美術功底,但要學成非常難。」盧邊芳指,陶瓷配色對個人綜合能力要求較高。除了要有審美,還需較強的色彩敏銳度、邏輯思維能力。因為一個肉眼看到的色粉,在不同網目厚度、不同印刷角度、不同爐溫影響下,最終成色都會不同。而即便把某個顏色調出來了,還得考慮這個顏色是否可以和畫面中其他顏色兼容。

鼓勵新人嘗試 興趣帶動發展

盧邊芳說,自己會給予新人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例如讓他們自由嘗試配色、獨立操作一些花紙。「做師傅的要學會撒開手,讓他們擁有自己的思想,用年輕人的思維方式來做事,我們只要掌舵就好。這樣他們才能更自主地愛上陶瓷,然後才會願意留下來去學習技術。」此外,盧邊芳指,目前國家對工匠型技能人才的扶持力度也有助於企業留人。「深圳每年會舉行不同的技能大賽,比如鵬城十大工匠、龍華十大工匠等。這樣的宏觀政策對能沉下心學手藝的孩子影響還是蠻大的,拿到證書既是一個榮譽和激勵,也是對技能工作的尊重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