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心

《傅雷家書》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首版於1981年問世的《傅雷家書》,是中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寫給孩子傅聰的書信摘編,話題涉及藝術與人生的諸多方面,飽含着為人父母的情感與責任,充滿了父母對子女熾烈而深沉的愛與期望,嚴肅中透出親切,深刻卻不脫離日常,既充滿一個長者的人生智慧和經驗,也細數了青少年成長的迷茫與歡欣,字字句句如山間的一縷清風,不論何時讀起,都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

那些書信,更像是紐帶,不但將父親和兒子聯繫在一起,更讓大洋彼岸的一個中國青年與祖國聯繫在一起。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封寫於1955年1月的家書,傅雷在向剛剛於異國他鄉舉辦了首場演奏會的兒子表達祝賀時,闡釋了自己對「赤子之心」的理解。「赤子之心,一定是心有祖國、心繫祖國,一定是深刻地繼承民族精神的靈魂,一定是因為替祖國增光而快樂!唯有如此,作為一個藝術家,才能擁有心靈的純潔,才會有動人的藝術表現。」無數次讀到這裏,我的眼角濕潤起來。

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就是在延續個體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在深沉厚重的愛與意義面前,作為一個父親,首先教育孩子要有赤子之心、要懂得愛國和報國,這是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的。這樣的理念和叮囑,在《傅雷家書》中隨處可見。萬語千言,殷殷切切,使得傅聰最終成為舉世聞名的鋼琴大師。值得關注的是,即便傅聰得知了父母在內地遭受了殘酷的境遇、不公正的對待,他也始終沒有背棄祖國。他自覺地抵制一切有損於祖國尊嚴的言行,放棄無數可以獲得更多物質財富的機會,這種信賴祖國、熱愛祖國的精神,顯然與傅雷在家書之中給予他殷切的愛國主義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有人說,《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而我認為,不論是我們已經為人父母、承擔起教育子女的重任,還是我們不斷審視自己、提高認知、提升精神素養,都不妨讀一讀《傅雷家書》,深刻理解一個人真正的高貴,不在於聲名的大小、財富的多少、能力的好壞,而是「第一在於做人」,做一個熱愛祖國、心有大愛的人。《傅雷家書》自1981年問世以來,幾經修訂和增補,現有多種版本。我尤其推薦2014年江蘇教育出版社的《傅雷家書全編》,它是目前最為完整的傅雷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