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峰指,香港的金融發展一直有賴中央的全力支持。 受訪者供圖
◆袁國勇感謝2003年「沙士」期間中央政府及時向香港運送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以維持香港的各項衞生服務。 資料圖片
◆新冠疫情期間,內地援港醫療隊奔赴香港抗疫前線。圖右為余立挺。 資料圖片
◆圖為香港學生在北京奧運期間擔任城市志願者。 資料圖片
◆羅尚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2010年,羅尚尉為汶川大地震傷者檢查,了解其康復情況。 資料圖片

不論登月奧運川震沙士新冠 港人皆獻力亦受惠 與國家始終心連心

香港文匯報訊 香港和祖國內地,一直同甘共苦,關係更見緊密。在香港遭遇金融危機時,國家作為堅強後盾,為香港大派「定心丸」,更以不同的舉措協助香港的經濟復甦、蓬勃發展;在國家向深空探索時,香港科學家亦有一席之地,其研發的精密儀器可以隨國家任務齊齊登月;在國家首次舉辦奧運時,香港人同樣深切感受那種民族自豪,過五關斬六將也要成為志願者,在北京、在香港向世界展示中國故事;當內地同胞在大地震中遭遇不幸時,香港人紛紛伸出援手,為他們重拾希望;在2003年的「沙士」以至現時的新冠疫情時,香港與內地也始終心連心抗疫。

25年來,國家為香港遮風擋雨、搭建舞台,香港也為國家貢獻所需,發揮所長。

賦予南大門角色 挺港解金融危機

「正是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持和配合,內地與香港聯手,讓香港平安渡過兩次金融危機。」國泰君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閻峰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如是說。他回顧了香港回歸祖國25年來金融業的發展,表示中央不僅在香港金融面臨危機時支持香港,更不斷給予香港優惠政策,賦予香港作為國家門戶的特殊角色,不斷為香港金融市場注入新活力,有力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包括針對港幣的貨幣危機。閻峰說,中央政府當時堅持人民幣不貶值,避免貨幣危機進一步擴大,更給予「定心丸」全力支持特區政府放手去搏,和要求在港中資機構全力以赴支持護盤行動等,助香港化解危機。

在2008年的環球金融海嘯,中央政府相繼為香港推出14項應對金融危機和發展經濟的有力措施,在整個過程中,國家始終發揮關鍵作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閻峰特別提到,受惠於CEPA協議下進一步加強與內地的經貿合作,令香港經濟沒有陷入長時間停滯,2010年的GDP增長率、進出口增長率皆已重回正增長,其後幾年也保持較快的增長。「正是國家政策、資金的支持和配合,兩地共同聯手,讓香港平安渡過兩次金融危機。」

香港近年發生的修例風波等挑戰,對香港金融業帶來影響。閻峰說,中央出手頒布香港國安法,令香港實現了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再加上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大禮」,「令身處其中的我深切感受到了『有國才有家』,讓我對香港的未來,特別是香港金融業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

「沙士」突襲缺物資 幸獲中央「及時雨」

2003年的「沙士」殺香港一個措手不及,當年抗疫英雄之一、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當時,由於疫情在香港突然爆發,醫院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來保護醫護人員。中央政府及時向香港運送足夠的庫存,以維持香港的各項衞生服務,他對此表示非常感謝。香港相關的科研突破,亦有助香港以至各地抗擊當時及其後的有關疫症,也促成了香港第一所國家級科研單位──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促進了內地與香港的科研交流。

在「沙士」期間,香港學者展現出超卓的科研水平,袁國勇是首位確認「沙士」是由冠狀病毒引發的學者。當時,他的團隊發現呼吸道樣本中的病毒載量在症狀出現後的第十天達到峰值,為隔離病例、追蹤接觸者、進行檢疫開了扇窗,以及開始抗病毒治療。

團隊其後更公布了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的組合能夠改善臨床結果,以及發現患有嚴重疾病的人將受益於類固醇的免疫調節。袁國勇表示,這些發現不僅對控制「沙士」很重要,類似概念日後更被用於全世界新冠肺炎的防控上。

袁國勇團隊當年的抗疫工作,更促成了香港第一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成立。他表示,該實驗室在香港與內地學術之間的知識交流與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的團隊更與國家抗疫英雄鍾南山等知名學者有合作機會。

兩地合作研疫苗

香港正在積極抗擊新冠肺炎,對比兩次兩地的交流合作,袁國勇指出,中央政府在檢測、疫苗甚至醫療人力方面都大力支持香港,而兩地的信息交流越來越快和深入,其團隊能針對變異病毒在實驗室進行研究,並將有關樣本在最短時間送到內地藥廠,讓他們馬上開始進行滅活疫苗的研發和生產。

目前,他的團隊在港大進行疫苗臨床測試,「疫苗種子是在香港大學製造的,但疫苗是在內地生產的,這是香港特區與內地協同合作的結果。」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援港抗疫一家親 兩地醫護結深情

新冠肺炎疫情為內地、香港帶來衝擊,但兩地的情誼在每次遇到困難時刻都一一體現。內地2020年初出現新冠疫情時,據不完全統計,香港社會各界向內地捐款累計折合超過10億元人民幣。至內地迅速穩控疫情後,香港爆發疫情,國家亦迅速伸出援手。在今年初的第五波疫情,中央對香港作出全方位的支援。其中,內地醫護人員馳援香港,是普羅港人刻骨銘心的恩情。馳援香港的醫護人員,也對香港有更深的感情。

鄰居需要幫忙 「我們義不容辭」

香港在第五波疫情下,市民尤其是長者染疫情況令人憂心,一眾內地醫護不計風險來港支援,廣東省人民醫院老年心血管科主治醫師蔣磊就是其中一人。「我也算是參與到香港的歷史片段中了。一直以來,粵港兩地人民就像是『左鄰右里』,大家生活、經濟以及情感上的聯繫都是非比尋常的,鄰居需要幫忙的時候,我們當然是義不容辭、全力以赴。」蔣磊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

在援港期間,兩地醫護有着共同的使命與目標,也因此,大家很快就成為了互相信任的親密夥伴,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蔣磊和一位香港同行還約定兩地恢復正常通關後到廣州再聚。

體現骨肉親情 共植友誼之花

與香港的情誼,還透過小盆栽盛載。4月中旬,內地援港醫護入住的酒店安排了一場有意義的活動:酒店為醫護帶來種子,可以種在酒店的陽光平台上。蔣磊說︰「最近我們還收到了小盆栽的照片,大家都挺感動的,當時酒店說會幫我們好好照顧這些小盆栽,現在真的長得很好,生機勃勃,就像兩地人民間的友誼之花燦爛盛開。」

「中央援港抗疫充分體現兩地人民的骨肉親情,中央對香港的關懷也充分彰顯出『一國兩制』的優勢。」另一名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臟急危重症監護室護理組長、主管護師余立挺說,感受到香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有中央的關心、有內地的支持、有全體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大家一定可以戰勝一切困難。

余立挺還記得,在香港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入口處,擺滿了香港市民送來的感謝內地援港醫療隊的鮮花和卡片。內地援港醫療隊和香港醫護團隊默契合作,在新冠病毒面前,兩地醫護人員都是同一戰壕的戰友,「把疫情控制好」是大家共同的心願,最終防控成果都凝聚着兩地醫護團隊的辛勤付出和真摯真心。「香港醫護同行們也說,不只是有感激,同時他們也受到了感召,表示如果有一天內地有需要,他們同樣有責任,也願意奉獻一份心力。」 ◆香港文匯報記者 康敬

善用「香港智慧」 實現祖國「航天夢」

「香港如果沒有國家的支持,我們真的沒有機會實現太空夢!」香港理工大學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在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相繼為國家航天工程研發「相機指向系統」、月壤「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和「火星相機」等超精密儀器,利用「香港智慧」參與實現中華民族的「航天夢」。容啟亮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一生人有幸參與多項國家任務,希望日後有更多年輕人加入航天科研事業,為國家作出貢獻。

容啟亮多年來投身於航天科研工作,曾為俄羅斯研發「太空鉗」、為歐洲太空總署開發「岩芯取樣器」,成績斐然,「我們在香港回歸祖國初期,實在未想到能夠參與國家航天任務。」

中國的探月工程於2004年正式啟動,容啟亮領導的研究團隊被國家航天局選中,親身參與其中。國家的航天工程,從探測月球並採樣返回,其後成功着陸火星,現在更計劃建設月球基地,讓航天員有機會長期駐留,他感嘆道︰「國家是一步一步地向深空探測。」

容啟亮:國家會把機會留給我們

在這逐步推進的過程,永遠有香港的位置。「現時在不同的科技領域,如果我們有能力做到,那(國家)很大程度上會把機會留給我們。在外國,可能一生人只能參與一次任務,但國家在航天科技不停發展,我們也有幸參與數次任務。」容啟亮說。

外國有商人開發太空科技進行各類商業活動,但容啟亮認為,比起滿足富人的願望,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太空資源為普羅大眾服務,「在月球、火星上有些物質是我們所需要的,例如月球氦-3就能夠產生能源。如果能夠成功開發太空資源,那就能夠用在地球身上。」為此,他領導的科研團隊正埋頭苦幹、默默耕耘,「理大之前成立了深空探測研究中心,最想做的就是利用太空資源。」

國家航天若要進一步發展,必須靠年輕人繼續向前推進。容啟亮說︰「一定要從中學就開始培養年輕人!」去年,多名「國寶級」航天專家帶同月壤來港,向香港學生進行多場講座,「這些頂級科學家來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將航天科技推廣給年輕人,讓他們傳承航天事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

任京奧志願工作 助講好中國故事

2008年,中國首次舉辦奧運會,港人都與有榮焉,不少港人更以志願者身份積極參與其中,助力祖國向世界展示中國故事。香港志願者協會執行主席葉振都當時是香港前往北京的志願者團隊的團長,帶領360人在北京不同場館進行服務。回港後,他們為了延續志願者工作、為國家出力的精神,成立了香港志願者協會。葉振都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感嘆︰「2008年北京奧運會只是一個開始,讓我們知道香港需要有專業的義工團體,參與各項運動會或大型活動,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分力。」

報名應考者眾 見證港人熱情

香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擔當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但馬術比賽決定在港舉行,更有香港志願者到北京各場館參與服務工作。

沒有多少香港人喜歡考試,但葉振都回憶道,當時香港有逾7,600人報名做志願者,眾人須考核中文、英文、寫作、會話等,若志願者懂得小語種,還會有額外加分,最終挑選了360名志願者前往北京,並在奧運開幕前一周便開始接受培訓。

他說,所有志願者都按照分配,到10個不同的場所服務,服務範圍非常廣闊,包括驗票、檢查觀眾行李、任停車場指揮員等。當時,有兩名女志願者頂着烈日當空,到露天停車場指揮,但兩人都不怕辛苦,毫不退縮。她們說︰「無論派了什麼任務,我們都要完成,會堅持落去,因為內地的志願者都可以毫無怨言地做到,香港志願者都一樣要承擔這個責任,為國家出力。」

為了延續奧運精神,這些香港志願者於2009年初成立香港志願者協會,其後積極參與了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4年南京青奧會、2015年北京世界田徑錦標賽等。葉振都感嘆道︰「國家在舉辦盛事時一直不忘邀香港共同參與。」2025年,全運會將由粵港澳共同承辦,他已同各方接觸,希望屆時內地號召志願者參與時,香港可以馬上起動,參與其中。

葉振都說,香港的志願者到內地工作的同時,能結識到不同地方的志願者,與他們共同努力及成長,這份友誼及「同甘共苦」是非常難得的,「例如在奧運中,所有志願者都住在學生宿舍,每天共同生活,內地志願者還會在休息期間帶香港志願者品嘗當地美食,介紹當地特色,建立非常深厚的友誼,這都是作為旅客無法體驗到的。」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龍

港醫默默援川震 義助傷員「站起來」

祖國時時刻刻展示對香港的關愛,當內地同胞有難,港人同樣上心。2008年汶川大地震傷亡慘重,幾乎所有港人都想出一分力,助內地同胞撫平傷痛。有港人發起「站起來」計劃,組織志願醫護馳援內地,參與救助,更持續提供長期康復支持至今。回想14年來的堅持與關愛,令一個個失去肢體的同胞能夠擺脫沮喪,以團隊無償安裝及定期維護的義肢自信地站起來,甚至代表國家勇奪殘奧會金牌,「站起來」計劃顧問醫生羅尚尉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說:「他們對社會有所貢獻,就是我們堅持至今的原動力!」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大批傷員須截肢保命,部分被分流至廣州救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榮休教授陳啟明於2008年5月26日發起「站起來」計劃,組織近200名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義肢矯形師等,每逢周六到廣州參與傷員救助。「在截肢手術傷口癒合後,早期的復康治療非常重要,故我們會先為傷員安裝臨時義肢,讓他們早日開始學習以義肢步行。」羅尚尉說。

十多年來持續赴成都診治

同年9月,這些傷員返成都繼續接受治療。羅尚尉與「站起來」團隊開始「行多一步」,每周往返成都及香港,到翌年才改為每月往返一次。隨着傷者情況越來越穩定,他們依然兩三個月往返一次,十多年來從未間斷,直至疫情才改以視像通話等方式提供會診服務,多年來服務了約300名截肢及150名截癱傷員。

羅尚尉說,安裝一隻義肢的成本最少要三四萬元、每隔數年更換組件等,是大部分傷員都無法負擔的,有幸計劃當年得到不少善長資助︰有善長十多年來每月都會寄出一張3,000元的支票,「傷員至今仍能無償維護義肢或輪椅。」

羅尚尉說,很多「站起來」的傷員都積極回饋社會,例子多不勝數。「截癱傷員黃莉,她失去了左手、雙腳,其後來港接受我和團隊的壓瘡手術治療,訂製輪椅。她現在於都江堰成立了『心啟程』殘疾人愛心服務站,幫助殘疾人士就業。膝上截肢傷員王睿,初時非常沮喪。我們在成都幫她安裝義肢,之後我們到農村探望她,儘管周遭盡是頹垣敗瓦,她已經可以踏單車了。去年,她更在東京舉行的殘奧會勇奪乒乓球女子團體金牌……」兩地相連的這份愛心,正以不同方式在延續。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子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