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相信人擁有靈魂的說法呢?原來在上個世紀,一位美國醫生便曾經透過量度人的體重變化,來嘗試證明靈魂的存在。他在實驗中量度一名瀕死病人在斷氣一刻所下降的重量,結果顯示下降重量約為21克,自此靈魂重量為21克的說法便不脛而走。據悉,最近某本地電視台便依此說法製作了名為《21克公寓》的訪談節目,期望觀眾透過受訪嘉賓的生死故事,反思活着的意義。

中國傳統經典當中亦有記載一些與生死課題相關的討論。據《論語》記載,孔子的學生季路便曾向老師請教有關鬼神及生死的問題,孔子當時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及「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作回應。細想孔子的答案,似乎儒家對談論「死亡」或「鬼魂」等課題顯得較為隱晦避忌。究竟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對於死亡的態度又是否這樣不置可否?

其實孔子也不是真的避忌死亡的問題,只是他不想深論他眼中的靈異荒誕之事,即所謂「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

專注理解為人的本分

他認為人與其探討鬼神之事,倒不如先認清人間道理。生而為人,若果連生存之事也尚未明瞭,更遑論口說無憑的鬼神之事。因此,孔子對鬼神「存而不論」的取態,用意是教導學生,應專注理解為人的本分,較探討虛無的鬼神之說更加踏實。

不過,這是否代表孔子不尊神敬鬼呢?那也不對。孔子曾經說過「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論語·八佾》),無論鬼神是否真實存在,行祭祀之禮期間,就應當持敬虔之心,恭謹行禮,不可馬虎。由此可見,孔子最為着緊的不是祭禮的對象,而是行禮時的尊敬態度。

孔子對於人死後的世界並不太關心,卻又十分看重祭祀鬼神或祖先的禮儀,衍生出「慎終追遠」的喪葬文化,並一直輾轉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孔子學生孟懿子請教老師何謂「孝」,孔子只是拋下一句「無違」,確難明白箇中深意。

後來,另一位學生樊遲替孔子駕車出行,孔子便趁機將孟懿子問孝一事告知樊遲。樊遲聽畢事件始末,果然懵然不知孔子真意,便再追問老師何以「孝」即「無違」。孔子便藉此再次申述祭禮的真諦,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論語·為政》)。

培育飲水思源精神

透過孔子的解說,再一次印證中國人強調葬禮或祭禮傳統之深意,是希望藉着祭祀禮儀及活動,培育後人「飲水思源」的精神,尊敬自己的父母、祖先,並擴展至整個民族,最終目的是使社會上每個人都懂得尊重不同的個體,以達「民德歸厚」的境界。

◆ 歐亦修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