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曲未出現之前,廣府一帶已有木魚歌、 龍舟、南音、粵謳4種曲藝聲腔的存在。粵劇出現後,曲藝藝人為了生存和競爭,吸收粵劇的聲腔,所以粵劇和粵曲的關係是:曲同源、詞同類、唱同音,但是二者同源卻不同流,各有各的發展軌跡。我根據《粵曲》(黎田、謝偉國著)和《粵劇與粵曲同源不同流》(吳志滔著)兩篇作品,簡述粵曲的前世今生。

粵曲的產生、衍變和發展,大致經歷了5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第一個是八音班時期。八音班形成流行於清嘉慶、道光間至咸豐末、同治初(約1820年-1862年)。起初的八音班由八名樂師組成,以樂器演奏外省傳入的西秦戲,以不同樂器代表戲中不同人物,故稱「西秦班」。後加入演唱,他們用粵劇的劇本、用粵劇的曲調、用粵劇的「戲棚官話」分腳色演唱。他們隊伍精、裝備輕、收費低,可以在祠堂、廟會、大戶人家廳堂等各種場所演出,加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民間喜慶活動,一向有演奏鑼鼓的習俗,而八音班擅長演奏鑼鼓吹打音樂,因此八音班被本土群眾廣泛接受。咸豐四年(1854年),伶人李文茂組織粵劇藝人起義反清,粵劇被禁演,許多粵劇藝人加入八音班,因此八音班在短時間內數量大增。但八音班長期停留於清唱,沒有自己的創作,在表演藝術上也無多大發展,因而自辛亥革命以後,便逐漸衰落。

第二個是師娘時期。清同治初年,世稱「瞽姬」的失明女藝人(廣州人稱「師娘」)的職業隊伍開始出現。早期的師娘以唱木魚歌、南音、粵謳為多,同治年間(1862年-1874年),開始以唱粵曲為主。她們繼承八音班的演唱藝術傳統,用一兩人自彈自唱的形式代替八音班,並以唱功的優勢及形式方便進入居民家中演唱而迅速贏得聽眾。從1862至1917年的近60年時間,是粵曲發展史上的「師娘」時期,也是粵曲發展的普及期。少數聲、色、藝較佳者,受聘到茶樓演唱,或受邀請登門演唱。二十世紀初,廣州寶華路的「初一樓」茶樓開創出「一几兩椅」的演唱形式,在茶樓中用木板搭起平台,台上設一茶几,兩旁各置一椅,每日邀請兩名「師娘」自彈自唱,大受聽眾歡迎。此例一開,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區,香港、澳門的一些茶樓也紛紛效仿。自「師娘」時代起,粵曲有了自創的曲目,並開創用小曲作為曲牌填詞演唱的先例。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