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生

治療新冠疫情,中醫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漸漸被香港市民所接受,特別是傷風咳嗽、喉嚨腫痛、腸胃不適等等,據我知道東華三院的中醫部門、浸會大學中醫學院、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香港大學中醫學院都分別為市民贈醫施藥免費網上診症。

我是西醫,對中醫的認識極少,但在廣華醫院工作了30年的我見證了將中醫規範化、電腦化、集醫病、教學、科研於一身的一個飛躍階段。

以前的中醫如果你見過藥單就知道很多醫師的手寫版龍飛鳳舞,幾多両都未必睇得清楚;有些藥煲成一碗水給你飲,你未必知道裏面含有什麼東西及藥物的分量,很多是父傳子,師傳徒而不外傳。當年東華三院的行政總監梁錦芳博士大刀闊斧地改革中醫的服務。當時香港剛有中醫學院,有統一的中醫註冊制度。首先從內地聘請很多出名的中醫教授來港帶教剛畢業的中醫師,有的甚至是「國醫大師」,將他們的經驗傳授,而且建立中醫的電腦系統,將每次處方藥名、分量,每個病人的辨證紀錄都記錄在案,這樣病人可以得到很完整清晰的中藥處方,可以讓其他醫師知道他所用的分量和藥劑,藥劑師也可以清楚地閱讀和給予處方的分量。有些老教授當時還不熟悉電腦操作,旁邊總是有年輕的中醫師協助,一方面協助電腦,一方面跟師傅學習,相得益彰。現代診斷有些需要西醫的協助,東華三院的中西結合在香港創先河,有很多位西醫參與,中醫師可以跟西醫一齊巡房、診症,共同進行科研項目,為了提高中藥質素的檢測,他們特別去德國的一些研究中心取經,看他們怎樣做好質素控制,並且定期檢測農藥、重金屬的含量等。

150年來不少善長仁翁包括全體市民都為東華三院奉獻很多,梁錦芳總監去旅行參觀人家的寺廟之後心生一計,讓東華三院管理的文武廟接受掛上寫上祝福語的小牌子和綵帶,每一年特別是會考期間,有很多考生掛上這些,希望得到祝福,給予他們安慰和支持,讓他們緊張的情緒得到紓緩,而這些錢都用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的服務上,每一年的《歡樂滿東華》市民踴躍捐款就知道東華的服務得到全香港市民廣泛的認同。我相信東華的傳統會一代一代傳承下去……